TUhjnbcbe - 2021/2/20 23:45:00
我是年开始写作的,最早不知道中篇小说是什么的时候写了《北极村童话》。写《北极村童话》有一个机缘,我就读大兴安岭师范时——当然这个学校跟你们这样的名牌大学没法比,是师范专科学院——我读中文系的时候对文学感兴趣,在师专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练笔写小说,然后投稿。投了几个短篇,都遭到退稿。最后投到本省的《北方文学》,其中一个短篇,叫《友谊的花环》,得到了编辑宋学孟老师亲笔回信,我特别振奋。那个年代投稿,编辑部是给退稿的,通常是附一张铅印的退稿单,把你的名字填上去,“迟子建同志:感谢您对我刊的支持,您的写作有一定基础,但还达不到发表的水平,希望您继续努力,与我们保持联系”,大意是这样的。所以说能收到一封亲笔回信,能够看到针对我的小说提出的具体建议,欣喜之极。编辑宋学孟让我修改那篇小说,我改了寄过去,他看完又寄回来,如此三次吧,后来宋学孟写信给我说,迟子建同学,你这个小说改得越来越失败了。他写了一段话对我触动特别深,他说你不要想这个小说承载一些什么东西,你要写你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生活,放开来写,可能会好。最后他直接告诉我,把这篇小说废了吧。因为它已被改得不成样子,绝无发表的可能性了。写作《北极村童话》之前,我并不知道将写的作品,会是怎样的体量,就在下晚自习的时候,坐在教室的书桌前,开始写作这部小说。北极村是我的出生地,它是中国的北极,一江之隔就是前苏联。我住在外婆家,外婆家的邻居,一座木刻楞房子里,住着一个老奶奶,当地人叫她苏联老毛子,她是斯大林肃清白俄时逃到中国的苏联人。那时中苏关系相对紧张,没人敢跟她有深的接触,生怕走动频繁了,惹上麻烦。老太太跟她的一个孙子生活在一起,我们叫他春生。春生愣头愣脑的,很孝顺,有时我会跟春生一起玩。因为两家只隔着一个菜园,我就接触到了苏联老奶奶。她教我跳舞,她冬天时还穿着长裙子。这个内心有着历史和*治伤痛的老太太,对我心灵的触动特别大。她是怎么死的呢?我小说里写的细节都是真实的,我们那儿的每一幢房子都是独立的,户与户之间,隔着菜园。有时候春生会回到父母那儿住,有时则陪奶奶,就是苏联老毛子,帮她劈柴、挑水。我姥姥每天隔着菜园,会望见春生奶奶所住的房子,习惯性地看一眼她家房子的烟囱冒没冒烟。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春生家的烟囱没冒烟,赶紧喊她家人来看,结果发现这个老奶奶直挺挺地躺着,已经去世了。这个事件给我童年心理的阴影是非常大的,一个人可以这样无声无息地死了,而她生前没人敢去看她。我写《北极村童话》时,带着浓浓的感伤情绪,昨天研讨会开始时,一些批评家谈我作品的时候,可能没认真读过此作,也许仅仅因为篇名,就说这是童话作品,其实不然。这不是童话,这是关于童年伤痛的回忆。写完《北极村童话》以后,我发现它比我以往的习作篇幅要长。我把它寄给编辑,编辑说这是一部中篇,也是篇好小说,但是那个年代《北方文学》中篇发得较少,短篇较多,我的责编宋学孟先生,便把它推荐给上海的一家刊物,但最后也没有发表,说它有点散文化。后来我记得很清楚,是年的夏天,黑龙江作协在萧红的故乡呼兰,办小说创作研讨班,我作为其中最年轻的作者去参加了学习班。作协请了《人民文学》编辑、现任《三联生活周刊》的总编朱伟来给我们讲课,他负责东北片小说的编辑工作。我那时候挺青涩的,拿着《北极村童话》的退稿,很想让朱伟帮我看看,但他当时一直在看我们省里那些发表了一定数量作品的中青年作家的稿子,所以我一直犹豫着,直到他要出发前两个小时,趁着他在会议室休息,我才鼓足勇气敲了敲门,我说朱伟老师,您能不能帮我看看我的一个中篇,随便翻几下,看看它像不像小说?朱伟客气地说,好吧,我翻一下。结果他用出发前的时间飞快地看完,然后他敲我的门,第一句话就说,你为什么不早点寄给《人民文学》?这篇小说后来发表在年2月号的《人民文学》上。这是我初登文坛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对朱伟的知遇之恩,我始终感念。从《北极村童话》开始,我的笔就带着故乡的色彩,开始了忧伤的文学之旅。我看了一下我的中篇小说目录,还打印了一份,一共写了五十部。这五十部中篇小说有过多次的结集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过五卷的中篇,前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八卷中篇小说系列。这八卷还是我在这五十部里面精选出来的。现在就让我沿着目录的脉络,来谈我从《北极村童话》开始,走了怎样的中篇之路。批评家喜欢给作家的写作划个一二三段,那么我也仿效着,给自己的中篇分个时段。大抵是四个阶段吧,前五年,中间五年,再两个各十年,刚好三十年。《北极村童话》之后,也是受年代初文学思潮的影响吧,那时先锋小说大行其道,我的第二部中篇,写的是个荒诞故事,它发表在年丁玲主编的《中国》杂志上,这个杂志早已停刊了,这部中篇叫《初春大迁徙》。这个作品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写得比较“愣”,富于探索,但不足也是突出的。这也说明我从天然的《北极村童话》开始的中篇步态,还是有一些踉跄。年,《中国》杂志在青岛举办笔会,格非、北岛、徐星、多多等人参加,我在笔会上结识了这些作家。那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先锋派作家云集。记得残雪的重要作品,都发表在《中国》杂志上,比如《苍老的浮云》。我为《中国》杂志写的《初春大迁徙》,好像戴着枷锁舞蹈,不那么畅快,因为我写它时没有写《北极村童话》那般艺术的愉悦,也没有那种真正进入小说人物世界、与之共融的心理,所以在年代末,我很快从这种状态里走出来。年我在《人民文学》发表了一部中篇《原始风景》。写作《原始风景》时我在西安,就读西北大学作家班。西安的春天常常*沙满天,我很不适应这种气候。贾平凹老师生活在西安,我觉得那里的作家之所以具有经典性,与这种气候有关吧,风沙渐渐把他们打磨成了出土文物。我那个时候特别怀念故乡,怀念故土的人和事,所以是不知不觉进入了《原始风景》的情境。我记得在“引子”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就是我当时在西安的心境:“夜晚坐在桌旁,我感受不到沁人心脾的寒意,风沙像烈马一样,奔驰在印满着无数世纪辛酸与耻辱的苍老的屋檐下,树叶和花在风中以不同的姿态竞争生存,我的笔反反复复地写着那些我写不完的故事,厌倦了的故事,我的头发在风中散开,灰尘与暑热折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知道有雾的天气已经消失在我的童年了,我的头发很难感染它的清新、凉爽和滋润了。”这段话,是我当时在西安求学生活的真实感受。从《北极村童话》到《初春大迁徙》,之后还有一个中篇《左边是篱笆,右边是玫瑰》,发表在当时的《中外文学》,现在看来这过渡性的两部中篇,都不很理想。那时我二十多岁,没有哪个批评家在追踪或提醒着我的写作,但我自觉地开始了写作的调整和控制,自然回归到《原始风景》。这部作品,也是在《人民文学》发表的。在西北遥忆故乡就有一种亲切、遥远、哀伤之感,不知道自己未来在哪里的茫然感,也有一种苍凉感。从《北极村童话》到《原始风景》,中间经历了几年,而这短短几个中篇,能够立得起来的,还是《北极村童话》和《原始风景》,因为它们是天然的,它们的伤痛也是天然的。比如《北极村童话》里展现的*治伤痛,我在下笔时,不是强加给人物的,而是像大地在造山运动时,山峰挤压出现的褶皱,自然生成,因而它所呈现的山峰就像笔锋一样,也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早期的那种忧伤,微微的沧桑感,是自然的状态。但是你说气象大吗?我认为我初始作品的气象和背景虽然是宏阔的,但它们和我在年的作品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第二个阶段是年代初期,我先后在《钟山》和《收获》发表了两个中篇,不熟悉我的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一个是《怀想时节》,一个是《炉火依然》。这里有很多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两篇小说的产生跟我在“鲁院”求学也有关。就是作家们聚在一起,能谈很多理论上的东西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的小说,是否可以以另外的形式呈现。其实我写的故事,依然是自己熟悉的,但是写法上很自然受了当时思潮的影响,迷恋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所以读者表示对它不适应,尽管它有对现实的观照。但这类面向心理的作品,开启了我后五年那个旧时代系列中篇,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秧歌》《香坊》和《旧时代的磨坊》。我编选中篇小说集,不愿意放弃的小说就是《秧歌》。虽然写的是旧故事,但这个故事本身承载着大量的信息,我生活的故土的风物、人物的悲欢离合、对生死的态度,以及对于爱情的态度等等,在《秧歌》里都有呈现。我觉得自《秧歌》开始,我在笔法上比较自如,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叙述语言,以此贯穿到《香坊》《旧时代的磨坊》。我作品最早的翻译,就是从这个系列开始的,它们均是法语译本。第一本做的就是《秧歌》,据出版商说,法国读者还比较喜欢这部中篇。接着是《香坊》,都是旧时代系列的作品。我记得写《旧时代的磨坊》的时候,正在北师大跟中国作协合办的研究生班上学,我在暑假回到老家,那时家里没有写字台,后菜园窗前有一台缝纫机,我将缝纫机苫上一块布,当写字台,写就《旧时代的磨坊》。当时天津有个《小说家》杂志,主编是闻树国,他已经去世了,他举办在文坛引起震动的中篇小说擂台赛,那一时期的很多重要中篇,都是这个擂台赛的作品,印象中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苏童的《红粉》、池莉的《你是一条河》等。我给《小说家》擂台赛写的中篇就是《旧时代的磨坊》。在创作旧时代故事的五年期间,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