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12月21日至27日
主题:“阻击高血压,护卫心脑肾”
为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民众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发布了高血压防治系列科普视频,为你答疑解惑,一起来看看吧!
血压的早晚变化规律是什么?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控制,身体的许多生命活动指征在一天中会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我们称这一特性为昼夜节律性。在昼夜节律性的影响下,人体的血压也呈现昼夜节律性变化,表现为晚上血压偏低而白天血压偏高。
正常人清晨觉醒和起床后血压明显升高,8:00-10:00达到高峰,之后下降,在16:00--18:00血压再次升高,之后会再次缓慢下降,夜间血压会持续下降,直至凌晨02:00--03:00降至最低值。变化曲线像一个长柄的“勺子”,这种现象称为杓型”现象。人体的这种变化节律恰好顺应了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活动规律,极大地保护了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老年人群中,这种节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有数据统计,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有69%的人的血压呈非杓型状态,是中青年人的三倍以上。在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人群中,丧失正常杓型血压节律的人比例更高,达到83.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易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同时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等风险。
因此,对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要通过动态血压监测逐渐摸索出血压的变化规律,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调整用药种类、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尽早恢复正常的“勺形”昼夜节律变化规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的风险。
讲解小视频
清晨血压升高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人体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不断地变化:白天活跃期,身体要消耗较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参与运输的血液量较大,血压因此就会高一些。晚上睡眠时,身体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求降低,血压就会相应低一些。正常生理状态下,觉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睡眠时增加10%~20%。大多数人的血压24小时昼夜节律变化规律:随早晨觉醒起床而逐渐上升,一般在早晨06:00-10:00时段血压最高,并一直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直至傍晚,随后血压逐渐下降,在夜间睡眠时降至最低,01:00--03:00时段是血压的低谷。
可以看出,清晨血压升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但是,如果血压升高的幅度过大,则变成了不正常的病理状态。清晨是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高发时段,而清晨血压升高是清晨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过高的清晨血压,是减少清晨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关键。怎样预防清晨血压升高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合理服用降压药物,尽量选择降压作用能够覆盖24小时的长效降压药物。
除了服用降压药物,生活上也应注意以下事项:尽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老年人锻炼时间不宜过早;保证大便通畅,避免晨起后用力排便。
讲解小视频
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特征及防治
盐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每个人的血压对摄入的食盐(钠)量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即所谓的盐敏感性。因摄入的钠盐较多而引起的高血压被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据报道,我国一般人群中盐敏感者约有二至四成。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盐敏感者高达六成。老年人、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盐敏感者也较多,绝经后女性的血压对盐的敏感性也会增加。我国民众的饮食特点是高钠低钾。北方居民日均食盐摄入量为12~15克,南方居民为8~10克,皆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一啤酒瓶盖的盐量)的标准。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钠及钙代谢异常,且这类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盐不敏感者。盐敏感性高血压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这类患者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风险,是其他类型高血压人群的3~5倍。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应更严格地限制钠盐的摄入。在限钠的同时,推荐增加钾的摄入,如多吃含钾丰富的豆类、蔬菜、水果。豆类中以*豆的钾含量最高;蔬菜中含钾最多的是菠菜、土豆、山药、莴苣等;水果中以橙子含钾量最高;还有酸奶,蛤类食品等。限钠补钾,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讲解小视频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征
李大爷身体好,很少得病,医院看病,医生给他量了血压,/80mmHg,告诉他血压有些偏高。李大爷吓了一跳,他从来没自己量过血压,医院就血压高了?李大爷回家后用老伴的血压计又给自己量了一次,血压变成了/73mmHg,他不放心又测了几次,每次医院的低。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李大爷的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大衣性高血压”,也叫“诊室高血压”,顾名思义,医院等诊疗环境中才出现的血压增高。
有趣的是,国外的研究发现,医生测量的血压一般会比护士或是其他技术人员测量的血压稍微高一些。而且,随着患者拜访医生的次数增多,测量的血压会慢慢下降,等到患者第三次看诊时,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可能会较第一次数值分别下降15mmHg和7mmHg。
像李大爷这种“白大衣性高血压”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因此,单凭一次在医生诊室测量的血压升高,并不足以诊断为高血压,有可能是白大衣性高血压。
讲解小视频
高血压只是老年病吗?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高血压一度被视为“老年病”。当前,一方面,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和物质的日益富足,给庞大人口的生活方式、主食品种和饮食习惯带来了巨变。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整个社会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日渐增长。值得重视的是,近些年来五十岁以下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全球范围内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7%~24%,高血压发病人群明显年轻化。
相对于体重正常的儿童或青少年,超重或者肥胖者更有可能出现高血压。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日趋增高。有一项研究发现,40~60岁的中年人高血压发病率甚至超过了60岁以上的老人。可见,高血压不再是“老年病”,中、青年人群应当警惕,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