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广西师大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在前段时间,我们邀请到了著名评论家,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德堡笔记》作者张清华进行了一场线上语音分享会,其中的读者互动环节很有意思,涵盖了历史文化、大学教育,也涉及欧洲的哲学、艺术、文学等话题。张清华也以自身的海德堡讲学为经历,讲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共通与区别。
在与读者们探究文学时,张清华提到,只有你对生活、对世界,以及人生阅历越丰富,理解越深刻,那么就越能够接近文学。还需要阅读更多的书,和带着一颗敏感的心。
本期推送,我们选取了部分读者提问,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读者朋友们一起探讨话题。我们将选取2位读者送出《海德堡笔记》。
1.从您的文字中我见到了文学世界的绚烂。庄子、屈原、尼采、柏拉图等,他们虽属不同的国土,但他们的作品让后世的我们都为之向往,为之崇拜,不分国土。每当我读这些文字,我都隐约觉得在这文字的背后,他们好像都在追求着同一种“东西”,也许是真理,也许是生命,也许是一种感念,我的阅历有限,想请教张老师您的个人看法。
张清华: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西方历史,中国的文学还是西方的文学,这些伟大的人的思想都是有相通之处的。比如我在想到海德格尔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庄子,想到他们的思想可能在某个方面是相通的;
当我在说荷尔德林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屈原。或者相反,从海德堡的现场突然返回了中国的故乡。我是觉得冥冥当中中西方文化有特别内在相通的很多东西,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在那个独特的经历当中,作为一个遥远东方的过客来到了陌生的欧洲大陆,来到一座古老的德国城市,面对着那么多伟大的哲人和诗人的时候,我就在想,古往今来这些高贵的灵魂他们毕生是要做什么?
当然研读学问是一方面,很重要的还有他们在追求真理,在思考这个世界,当然也是体味人生。只有把追求真理、研读知识和体味生命三者结合起来,才会出现真正迷人的、了不起的深刻思想。或者说思想是由对真理的追寻、对生命的体味和对知识的研读这三者相加最后才能获得,而且不在于思想的那些成果,很重要的就是思想本身。
所以海德格尔的著作里面特别强调“思”,就是“thinking”。它是作为一个状态,而不是一个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我们毕生也不能超越某个大的思想家的思想,但是我们应该有“思”的状态,有“思”的努力。“我思故我在”,我觉得这是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一个感受。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觉得我可能此生就有点不虚此行的意味了。
卡尔马克思故居(图为作者张清华拍摄)
2.张老师您好,想请教您文学的基础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研究文学、创作或以文学为业,最重要的基础首先是一个人的经历。一个人的经历越丰富,对文学的理解也就越丰富。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其实就是研究人。
只有你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阅历越丰富,理解越深刻,那么你就越能够接近文学,这是一方面。还有就是书本,来自书本的知识,你对文学、历史的了解程度,文学作品阅读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读书很少,读文学作品很少,他就不可能获得文学方面的理解力和创作力。再就是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你的经历再多,读书再多,你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但是因为你不敏感,也不可能接近文学,所以爱文学的人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有时候这颗心过于敏感,有点病态,这也无妨。
你想想古往今来所有伟大的文学家、作家都是因为非常地敏感,甚至还容易受伤害,就像屈原、李白、荷尔德林,甚至像当代的很多,像海子。这些诗人也好,作家也好,都是因为非常敏感,他们对于生命有非常复杂地体验,所以他们才能够成为伟大的写作者。
理解文学、研究文学也同样需要敏感的心灵,大概就是这么几个方面。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还有一颗敏感的心。
3.东方人写西方,更能全面客观地把握,就如很多中国名人传是外国人写的,您怎么看这种情况?
张清华: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从什么时候才真正开始了解自己呢?是开始接触西方文化的时候。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觉醒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林则徐那个时候。
林则徐做了很多关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的研究,后来他禁毒,之后失宠,嘉庆皇帝把他流放到新疆,他就把手里的那些材料交给了魏源,魏源就把这些材料又经过自己的研究编成了《海国图志》。《海国图志》其实就是西方列强的历史文化加地理概述,这就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始。
只有充分了解了西方文化才能知道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原来以为我们就是世界的中央之国,四周都是蛮夷。我们看不起四周的那些民族,只有到了近代我们在文化上落后了,在科技上落伍了,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处境越来越不妙的时候中华民族才有了一种觉醒,才有了现代化的冲动,有了这种意识。
所以关于中国的科学史、人文历史都有很多西方学者做了非常深入地研究。像李约瑟、《剑桥中国史》等等,这和我们看西方也是一样的。作为一个他者去看的时候,看得更能够有意义,更有一种理性分析、理性认识,还有一种比较视野,这样才能让读者读起来更有收获。
剑桥中国史(全十册)
作者:[美]费正清
译者:杨品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
4.我们去读西方的文学,可能避免不了和它们“隔”了一层,您觉得您在海德堡讲学包括在那边生活的经历从哪些方面帮助了您更好地“进入”西方文学和(更广义地来说)文化?
张清华:我们平时读外国的书、读西方文学会有“隔”的感觉,这确实是非常诚实和真实的一种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你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对他们的文化传统、人文掌故、地理都不熟悉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他们思维方式不熟悉的情况下读他们的东西当然会非常“隔”。
每当有朋友对西方文学侃侃而谈的时候,我有时也会感到狐疑,他那么兴奋仿佛他都读懂了,真的是那样吗?可能也未必。真正能够到他们生活的那个城市,到他们中间待上那么一段时间,能够近距离地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能够近距离地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能够看到他的一草一木,看到他的建筑、他的街区,看到他吃饭的样子,这样你在读他的书的时候,可能这种“隔”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就消失了或者就减轻了。
比如我过去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国画是这样的一种画法,而西方人的油画是那样的一种画法?我在海德堡圣灵山上看国王山的时候就明白了,他的油画所画的就是非常诚实地临摹他的自然,他的山川景物用油画的方式来表达是最诚实的、最真实的。
从希腊文明流传下来,中间经过基督教文化的滋养,他就会这样来画。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用国画那种写意的方式呢?你到江南水乡或者在二月、三月烟雨杏花的江南走一遭,就会发现我们中国的画家也是忠实于他们的内心感受的。我们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生命经验的特点和西方人就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中国人更多的是注重内心的感受,注重生命的体味,所以我们中国的诗歌特别发达。
我们的绘画和我们的诗是一样的,注重意境、注重感受,不大强调真实的那种叙述。但是西方诗歌的传统就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他们非常注重叙述,非常讲究真实的情境和现场。据说今天在土耳其有考古学家真地找到了特洛伊城,和荷马史诗里边所描写的是可以对上号的,所以这就是两者的不同。
当我真正去希腊走走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原来在纸上读的那些懵懵懂懂的关于希腊史诗、希腊戏剧,还有那些神话传说的东西突然一下就活起来了,就发酵了,让我重新获得了很多的感受。关于德国诗歌文化,包括对德国的音乐也是有相似的体味。
比如原来我听莫扎特,我觉得完全听不懂,但是你再回想一下德国的园艺、德国的自然风光,还有那些庄严肃穆的宏大的建筑,就仿佛能够理解莫扎特,理解巴赫。他们音乐当中的那个场景就和你记忆当中的那些城市和原野的画面能够自然配上了,大概是这样,谢谢。
哥根廷街头,孤独的吹奏者(图为作者张清华拍摄)
5.准备欧洲留学,我们应该带着什么心态去国外?如何才能去理解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它们做区别和结合?
如果要去欧洲留学或者游学、做研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你提前要有很多的准备,对欧洲的历史文化有一定地了解。因为欧洲的文化有两大源头,这两大源头如果你完全不了解的话你也没法理解欧洲的文化文明。
古希腊的文化和基督教的文化这两大传统哺育了欧洲的历史文明,这两大传统支持了他们的科学,支持了他们的文学、哲学、艺术所有的方面。也就是说欧洲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都是从这两大文明的根基上发育而来的,所以要沿着源头来梳理你就会有一个谱系感,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荷尔德林为什么有那么宽广的胸怀,有那么丰富的想象,有那么复杂的思想构造?就是因为他一方面认为他是伟大的希腊文明的儿子,同时他又是由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哺育起来得这么一颗心灵,这样你就能够比较靠近荷尔德林的世界。当然对于歌德也一样,我最近读歌德的《浮士德》,突然有很多联想。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到歌德的《浮士德》,它里面有一个庞大的谱系,这是一个方面,你要从源头来梳理。
巴卡拉大教堂内景。中心神龛中的发亮体为教堂自然采光锁折射的幻景,至为神奇(图为作者张清华拍摄)
再就是有一颗谦虚的、好学的心,绝对不能带着盲目的自大去欧洲。你到了那发现那里动辄就是一千年以上的建筑,因为他们的古代建筑是石头的,而我们古代的建筑是土木建筑。所以我们虽然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能够留下来的建筑中历史悠久的就很少。
欧洲到处都是,所以你会受到很多的触动。当然也不能迷失自己,我记得林语堂留学德国莱比锡大学,也是受到德国文化的熏陶。林语堂说他在欧洲的时候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一个爱国主义者,回到国内反而要对自己的文化持批判态度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大概是林语堂说的,我觉得他说的是有道理的。
在欧洲也不要有自卑感,回来以后也不要盲目自大。我觉得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崛起、复兴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我们要有一颗自信的平常心,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我今天从网上看到很多人盲目自大,我总是感到比较忧虑。当然我也不同意那些妄自菲薄的看法,就是我们要有辩证思考,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够真正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真正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心态,才能够有收获,才能够对自己的国家有帮助,对自己的文化的复兴有贡献,这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谢谢。
6.您是什么时候意识到海德堡对您的触动很大,值得写下来的?
谢谢这位朋友这个问题,让我有机会再解释《海德堡笔记》这本书的来历。我去德国之前特别热爱西方文学,因为我有过几年的教授西方文学、世界文学的履历。那时候很年轻,是一知半解,只是读了一些作品,读了一些参考书,怀着一些向往,有些胡思乱想。
没有实地考察的经历和经验的情况下,你对那的文化不可能有深入和切实的理解,所以我得到去海德堡大学客座讲学的机会,当时就觉得非常兴奋。因为就我当时那个学校山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地方性的师范大学,而且我当时三十六七岁,作为一个年轻学人几乎没有可能去德国海德堡——这个欧洲非常重要、非常著名的大学去讲课,这种可能性几乎是零。
非常特殊的机缘才会让我有这么一趟旅行,所以我当时从心理上做了很多的准备,我想我这次一定要好好地研究和感受一下德国的文化。我特别迷恋和崇敬德国的哲学,德国的哲学和德国的音乐可能是德国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两个东西。德国的绘画可能不如意大利,德国的文学可能不如法国,但是德国的哲学绝对在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比的。
德国的音乐家可能也是整个欧洲音乐的半壁江山还要多,所以我对德国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期许。我就下决心要写点东西,但是我没有把握,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写得成,但是就想即便写不成像样的东西,那就写游记。就是这么一种心态,等于说一边学习,一边体味,一边记下来。有些东西是回来以后又做了一些功课,进行整理,最后才成了这本书,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相关图书
《海德堡笔记》
作者:张清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6月
《海德堡笔记》是作者张清华在海德堡大学讲学间隙的欧游杂记,包括《深秋海德堡》《哲人小路》《乌鸦与喜鹊》《日耳曼森林》《雨雪中的纽伦堡》等36篇。
在本书中,作者带着对遥远的异域文明的好奇,行走于城市和乡间,注目于那些山水、松林、河水、街道、建筑以及陌生的人和生命。读者不仅可以在作者诗性的语言之中遇见欧洲那些沉静而美丽的景色——千娇百媚的海德堡、碧蓝柔亮的涅卡河、黑苍苍的日耳曼森林、尖顶林立的教堂、梦幻般的巴黎、雄伟而落寞的雅典卫城、夕光中的爱琴海以及展翅欲飞的天鹅、群群片片的鸟雀,等等;而且可以随着作者足迹所至去感受众多不朽的人文和历史——荷尔德林居所后的一条小径,树叶落满了山坡和石路;海德堡大学里,青年黑格尔曾在这里初露峥嵘;雨雪中的纽伦堡城,使人忘记又使人追想,使人安慰又使人警醒;海岱山下,曾留下来自遥远东方的青年诗人冯至密密的足迹;特里尔城毫不起眼的房子外墙上写着:卡尔马克思诞生于此……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变奏中,作者在东西方文化间细细打量、深深思考,关于生态、关于战乱、关于文明。本书图文并茂,演绎乡愁和眷恋,满怀热忱与责任。
原标题:《“爱文学的人都有一颗敏感的心”丨张清华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