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是无名小卒,一个无足轻重又不招人待见的家伙。这样的人在现在,以及将来,在社会上都没有容身之地,简而言之,我就是最为低贱的下等人。
可是,就算这已经成为了无可争辩的事实,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作品告诉世人,我这个无名小卒,这个低贱的人,心有辉煌,绚丽璀璨。”——文森特·威廉·梵·高
引言: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躺在我的电影片单里很久的17年动画电影,昨晚终于可以标为“已看”。这部由奥斯卡金像奖制作团队,耗时七年,集结15个国家,位画师,纯手工绘制帧油画,倾情打造的世界首部手绘油画电影,让梵高的画作在大银幕上重新复活,视觉之美独一无二,令人惊叹。
执导这部传记类动画电影的波兰画家兼导演多洛塔·科别拉和休·韦尔什曼都是19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梵高的忠实粉丝,结合了真人电影和油画艺术的独特艺术风格,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感受。
本片豆瓣评分8.5,打四星和五星的观众超过80%,于年6月12日在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主竞赛单元观众票选奖。提名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并最终斩获第30届欧洲电影奖、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新墨西哥州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动画片奖项。
本片故事设定为梵高去世后,梵高熟识的邮差儿子阿尔芒为把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寻找画家生活轨迹的旅程,并期望通过寻访梵高笔下的人物来揭开梵高死亡之谜。
但如果仅从叙事和审美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未免有些暴殄天物,也对不起昨晚被梵高的一个回眸Shock到泪流满面的震撼,所以接下来的分析会从三个角度展开:电影美学、艺术风格、主题表达,较为全面地和大家一起体会梵高游移在沉沦和救赎之间,浓郁色彩背后的炽热灵魂。
一、电影美学
1、油画风格震撼唯美视觉盛宴
引言部分我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这部英国与波兰合拍的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所获得的代表性荣誉和奖项。而该影片也被认为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全手绘油画动画作品,复刻了梵高极具代表性的厚涂绘画技法。为全世界观众打造了一场油画风格震撼唯美的视觉盛宴。
这部作品也有多项数据和技法可载入电影史:第一部使用PAWS技术拍摄的动画长片;第一部全手绘油画动画长片。
影片的灵感,来自梵高的多幅画作和多封书信,正如梵高曾在他最后一封书信中所写:“唯有绘画能表达我的心中所念”,这一理念也成为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创作时的指导原则,用梵高的画作和他的厚涂绘画技法来再现他眼中的世界。
而油画这种美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质感而闻名世界,艺术家往往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创造极具反差感与立体感的画面,从艺术资源的角度而言,油画与电影的内蕴,具有着先天的契合性,都能给人以动感夸张的审美享受。
本片出现的油画大致分为三类:分别为梵高原画、加工再创作后的梵高油画以及电影原创油画。片中援引的梵高原作共余幅,包括著名的《向日葵》《罗纳河上的星夜》《阿尼埃尔塞纳河大桥》等。
他们被直接应用为电影场景或被作为场景中的陈设,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梵高的个人艺术特色,炽热燃烧的色彩以及无所拘束的想象,使得片中场景不再是视觉效果上的点缀,而是对梵高艺术精神的致敬。
梵高不知疲倦的创作,使得他的作品几乎可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图像世界,因此这部影片也几乎完全可以用他的话来讲故事。之前的影片多以梵高本人的行为和文字来刻画他的形象,却没有真正通过这个画家的画作来表现他的一生,而这正是《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独特之处。
梵高相信绘画的使命,不是构图而是色彩,色彩不该是静止的,应该活动且富有生命。所以这部电影用梵高的原画作品,为电影场景来进行视觉呈现,真正让梵高的画作动了起来,让整部电影都散发着神秘而优美的艺术气息。
2、梵高后印象主义美学呈现
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后印象主义从印象主义的用光和用色中获得了诸多启示,但是有与之有着本质区别,是第一个西方现代艺术流派。
在19世纪末不少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不满足于刻板而片面的追求光和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情感,开始尝试色彩及形体的表现性。后印象派艺术家将绘画的形和色发挥到极致,几乎不顾及任何题材和内容,用主观感受去塑造客观现象。
作为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梵高、塞尚和高更,被认为是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分水岭的三个最重要人物,高更也在电影当中短暂出现过,他和梵高同住了一段时间,但后来还是因为矛盾而离开了梵高。
三位画家打破了“绘画应表现真实”这一基本假设,用不同的方式让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扭曲画面,毕竟在梵高看来绘画的任务是要表达个人的感受及情感,他画中的人物风景等客观形象都被严重扭曲夸张,看着“不像”,但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绘画方式直接激发了表现主义绘画的诞生。
他们三个同命相连,都是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也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是他们彻底的改变了西方绘画的面貌,由客观表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梵高系列题材的作品,其原始框架本身就已经是标新立异的审美内核,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呈现的都是梵高神秘的故事,而《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则是用梵高的一生的画作来编织一趟神秘的艺术之旅。每一帧油画都潜藏着深刻的美学体验,成为一把理解现代艺术的钥匙。为观众揭开了梵高这位深深影响了20世纪印象主义先驱的神秘面纱。
在影片结尾,梵高悠然转身的一瞬间,画面由清晰写实到逐渐朦胧,这实质上也是对其印象派创作风格的着意凸显。画作的多线条结构则是梵高内心疯狂与凌乱的真实映照,梵高的画作多用点彩画法,色彩浓烈,色调明亮,具有强烈的对比意味。
而电影场景运用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是对梵高犹如火焰般富于激情的跃动笔触的刻意彰显。这无疑留给挚爱梵高的观众一个更加广阔的去探知,梵高这个时而抑郁,安静时而偏执癫狂,极富个性的生命存在,这便是挚爱梵高星空之谜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二、艺术风格:
1、“罗生门”式的复杂多视角叙事手法,结尾并未给出准确论断,全凭观众自己体会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叙事手法和日本经典电影《罗生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电影以梵高的老友——邮差约瑟夫之子,阿尔芒·鲁兰的送信行动轨迹为主线,伴随着他行动轨迹变得越发明朗清晰的梵高之谜为暗线。
在鲁兰的这场探秘之旅当中,设计了长短不一的23个会话场景。不同人口中的故事截然不同,难辨真假。这些信息围绕梵高展开,在内容上相互佐证,形成有效逻辑关联或存在矛盾,人为设置理解上的障碍,从而使情节跌宕起伏,反转频出,对梵高死因的追踪更显扑朔迷离,引人思考。
首先马泽尔医生怀疑梵高是他杀,如果是自杀,那么子弹可能射穿头部、口腔或者心脏,但是梵高中枪的位置在胃部且没有穿透身体,这证明子弹是远距离射击而来。然而加歇医生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梵高是抑郁症自杀,而且死前的梵高亲口承认,他是自杀,不要责怪任何人。(可我总觉得梵高是出于善良包庇别人)
关于梵高的死因,电影以罗生门式的不同观点,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论断,此外在梵高画作里真实出现过的人物,如唐吉老爹、玛格丽特、艾德琳·拉乌等都基于自己的理解对梵高的所作所为作出描述和评价,拼凑还原了这位几近疯癫的艺术天才的多面性,也令观众触摸了梵高孤独、悲怆但又绚烂无比的内心世界。
最终这封没有抵达收信人之手的梵高生前信件,引发了观众思考,也透过多个与梵高有过接触之人的追忆,描绘出梵高生前格外无助痛苦的形象,至于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影片最后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全凭观众自己理解。
2、缅怀语境和浓烈情感符号的运用,让电影实现了情感交际活动的最高目标
由于电影需要围绕着梵高的特定主题展开,所以素材的选取就至关重要。影片的名字《至爱梵高》《LovingVincent》,取自梵高给弟弟提奥书信的末尾的自称“yourlovingVincent”。同时也从字面上表达了电影创作者对这位世界闻名的伟大艺术家梵高的仰慕及敬爱之情。
片名就具有非常浓重的感情色彩,为观众营造了温暖缅怀的语境氛围,这既是一个良好的情感符号,又是一个合适的创作语境。影片也选择了模仿梵高绘画风格的油画形式。让观众看片的过程,既是欣赏一代艺术巨匠梵高经典艺术作品的过程,又是经历精神洗礼的过程。
片尾曲选用的是美国民谣歌手唐·麦克林的《繁星点点》。这是唐·麦克林在欣赏完梵高著名油画作品《星月夜》之后的灵感献礼之作,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挚爱。所以当饱含情感的片尾曲响起,也让观众不禁泪目。
影片从梵高的书信、画作及有关的音乐作品着手,重构了以梵高文化为特征的叙事语境,确定了特有的梵高式叙事模式与风格,诚意十足,这种真挚的情感本身就已经媲美巫术,也足以震撼和感动观众,实现导演通过影片媒介来进行情感交际活动的最高目标。
这样强大的电影魅力让我想起了《电影品格》当中的一段话:来自柏拉图的“洞穴幻影”理论和著名宗教起源著作《金枝》。人类产生意识以后,就有了对自我,对世界,对可知不可知,对虚幻和现实的种种联想,这一切都通过原始巫术展示出来。
在巫术的仪式上,所有参与者在篝火边,在强烈的音乐和吟唱的麻醉之下,集体进入一种混合着催眠、亢奋的状态,并且互相传染,围绕着巨大的祭品、雕像,或者火焰,总之一切闪耀夺目的东西,最终达到一种共同癫狂的状态,在极度亢奋之后进入全身的放松。
这是人类的基因之一:对仪式的迷恋和依赖。在仪式里面,人暂时丧失自我,将自我投射到仪式目标物之中,灵魂得以解放,肉体得以放松。可以说,现代社会,电影和演唱会,都是这种仪式的延续。看电影也是一种仪式,观众,就是仪式的参与者,电影里面所有的音效和音乐,都是仪式上的音乐。
而导演,无疑是那伟大的巫师。我能理解为何伟大的导演就是巫师,因为巫师是神圣的,是不可以接近的,是说一不二,具有绝对权威的,巫师可以将千万人赶上祭台,亲自肢解,献上鲜血来祭奠,没有那种超凡的领导力是不行的。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在我心中也是这样的巫术。
3、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殊途同归,诠释梵高之死,哀而不伤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手工绘画的珠联璧合之作。把真人演出作为静止的油画和动画电影两种不同表现方式的桥梁。首先,精心挑选的真人演员先按照剧本演绎,然后有多位画师用鲜艳的颜料对其进行艺术润色,也就是通过油画的方式让演员的神态和梵高的原画做充分的融合,让梵高的昔日画作在银幕上灵动起来。
同时电影采用的是较为罕见的每秒12帧的播放频次。让整个电影的画面即使在油画的粗粝质感的渲染下,依然能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精致感和温暖。另外也透过对梵高昔日画作的还原,展现了梵高个人风格,及其笔下绮丽的艺术世界。
在传统观念中总觉得艺术与技术存在巨大鸿沟,不可逾越。但这部电影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一种艺术与技术双重并举的超凡表达,《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呈现了影视技术与油画艺术,二者同心协作所能达成的出色的视听效果。
在21世纪现代高超技术的保驾护航之下,才使得这余幅油画作品由静态变为动态,从而令观众看到了梵高神秘莫测的笔触、出神入化的线条、饱满明亮的色彩跃然在大银幕之上,仿佛令观众置身于油画的艺术殿堂。
影片选用了梵高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罗纳河上的星夜》作为结尾。远景镜头下的幽深河水与璀璨长夜,伴着提奥遗孀的来信,提到了在画家的生命里死亡也许并不是最难的部分,“他以死亡这种方式来真正地接近星空”,天才艺术家的一生都充斥着灵性艺术之美。
《星夜》是梵高最为著名的作品,也是最具神秘感的作品,参考照相技术中的“延时摄影”,我们会发现《星夜》对于天空中星星和月亮的处理是相当超前的,将一段时间内天体的动态描绘在同一个画面当中,这或许意味着梵高希望在自己的画作中找到永恒。
即便探讨的是梵高的死因,但是,电影的诠释是哀而不伤的,因为死亡带走的是他无助的躯体,炽热的灵魂和内心的斑斓却被留存于世,并被后人奉若瑰宝,永久收藏。
三、主题表达:
1、放逐世间的卑微灵魂,孤独宿命下的艺术之路
(这部分有剧透,电影情节和台词的还原,毕竟我看得很细,甚至有暂停和重复的时候,只为解读每个场景和台词)
梵高作为一个死后成名的伟大艺术家,生前的宿命底色就是孤独,这在电影中也有很多细节设置来体现梵高的孤独与无助。
在栖居的小旅馆,那个被刻薄的管家形容为“洞穴”的地方,天真活泼,赖在梵高怀中学画的小女孩被大人抱开,梵高只得喃喃自语:“她没有打扰我,真的没有”,神色无限落寞。
从当地船夫的口中,我们也能够得知,梵高在河边画画的时候,竟然因为一只偷食乌鸦的到来而喜不自胜,“这个可怜的家伙,他该是有多么孤独啊!”观众不禁和船夫一起感叹。
不仅深受孤独折磨,本来出生在一个有着宗教和艺术氛围家庭的梵高,还是沦落为社会的底层,灵魂深处的卑微感一直充斥着他的心灵。
梵高那次著名的“割耳事件”之后,大家都没正眼看过他,甚至小孩子们都会欺负他。向他扔石头,让他滚远点,还大声唱着歌谣嘲笑侮辱他。影片回忆部分的常规黑白色调,此刻看起来极度阴郁且压抑。鲁兰觉得他很软弱,居然让一群小屁孩追着跑,只能仓皇逃回家。
但是父亲的话让他明白了梵高的真实处境。“他的邻居欺负他、警察欺负他、市长欺负他,全城的人都欺负!这么一群人,欺负一个病人。”并非只有脆弱的人才会自杀,“等你活到很大岁数就明白了,命运甚至可以摧垮那些最坚强的人。”
真实的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牧师家庭,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也叫文森特)夭折后,梵高出生,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弟弟提奥是他一生的知己,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提奥曾给予他经济支持,在他精神病发作时,也给他精神支持,弟弟是梵高一生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兄弟两人被梵高形容为“心有灵犀”,以至于梵高死后不久,弟弟提奥也因悲伤过度,随之过世。
母亲的冷漠是把梵高推向孤独深渊的最大推手,她沉浸在失去长子的悲痛中,对梵高没有给予充足的呵护和温暖。这一情节在影片中也做了说明,年幼的梵高以为那个失去的孩子一定是完美的,自己怎么努力也替代不了。
心理学认为胎儿脱离母体没有立即失去与母亲的连接,而是在与母亲的相互接近和信任关系中逐渐形成独立的自我,而与母亲在这一过程中建立的亲密关系影响着个体独立后的人格状态。如果母亲由于情绪低落,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抚慰,这会使之趋于自卑、冷漠、孤独、绝望。
这份童年创伤,梵高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治愈,但还是失败告终!
梵高也曾试着融入家庭,努力活成父母希望他成为的模样。在他叔叔的画铺工作了一段时间,最后被赶出来,已经很不光彩,他也曾尝试父亲的工作,但考试对他来说太难了。后来他只能成为一名卑微的传教士,丧失了人生的光彩和希望。
这时候只有弟弟提奥无条件相信他,还说文森特如果愿意努力奋斗,他会一直支持,就这样单纯善良的提奥开启了自己的“提款机”之路。有了资金支持和兄弟信任的文森特大受鼓舞,在28岁的时候第1次拿起画刷,在追求艺术的路上,再也没有任何事物阻挡他的脚步。
后来梵高去了巴黎。当时西方很多出名的艺术家都来到法国,大师云集,莫奈、特鲁兹、西涅克、伯纳德、马奈……巴黎可是艺术界的中心,有钱人就在唐吉的店里购买画作。通过这位梵高笔下的人物,我们得知,很多人都想在巴黎出名,然后就满足了。但梵高只是把那个斑斓喧哗的城市当成一处落脚点,暂时学习的地方,他致力于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他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仅仅8年,他从一位业余画家变成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堪称奇迹。莫奈称他为独立艺术家画展上一颗闪耀的明星,然而梵高却选择自杀,死在了黎明前夕,很多人觉得梵高成了艺术的殉道者,但唐吉老爹却难以置信,无比惋惜。
生前卑微穷困的画家,在死后大放异彩,孤独的艺术之路,在后世却涌现出无数的追随者和狂热粉丝,梵高的一生,吃亏在太过短暂!
2、绚烂色彩背后的炽热情感,以《向日葵》为例
梵高画作的色彩看起来非常特别。那是因为一般画家作画会反复调整颜料的颜色,而梵高在作画的时候秉承“颜料不调主义”,把不经过与其他颜色调和的颜料直接画到画布上,这样颜色的纯度和饱和度就很高,给人一种鲜亮和跳脱的感受。
传说梵高对色彩极度敏感,仅仅黄色一种颜色就可以分辨出多种(堪称天才),而且梵高的画不是从最开始就色彩艳丽。他的前期作品比如《吃土豆的人》,都是偏灰暗的风格。
当他从荷兰来到巴黎之后,梵高与印象主义画家接触后,开始在色彩上受到巨大启发,并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走上了色彩浓重的路线。甚至他还画过模仿浮世绘风格的作品,也是他绘画创作的重要分水岭。
而这样绚烂的色彩也代表了梵高本人的炽热情感。情感是艺术的灵魂,没有情感艺术就没有生命,马蒂斯说:“色彩的主要目的应该尽可能的为表现服务”,所谓表现,也就是画家的内心感受。梵高也正是由于在作品中倾注了炽热的情感,才实现了绘画的生动。
他的一生短暂贫苦,屡遭挫折。无论是在爱情还是亲情上,都备尝艰辛。但他却通过自己的画笔,运用绚烂的色彩,把熟悉的人和事物,把生活中的所有细微的美好展现在世人面前,就像影片中的姑娘对梵高的描述“anicequietman”,他极致温柔的内心不会错失哪怕最脆弱的美,他热爱鲜花和生命,热爱生活中的一切。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像一团团用自己的生命燃烧的火焰,被后世赋予了神秘的意义,影响深远。梵高最著名的《向日葵》系列,作为一种静物画,却蕴含着莫名的激情。法语中的向日葵。是“落在地上的太阳”。而梵高用明亮的黄色来表达自己对光明的向往。
他笔下的每一朵向日葵都是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像火苗,而整幅画就是熊熊火焰。画面虽然都是由黄色料组成,但是又具有细微的差别,也只有梵高这样对色彩极度敏感的天才,才能做到。
他对自己的《向日葵》是这样描述的:“向日葵,称得上是我的东西。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我要让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这是爱的最强光,这是梵高内心火热情感的喷涌。向日葵是生命的象征,灿烂的色彩中释放了他对生命的狂热,在梵高的精神世界里,一切都充满着生命。他用近乎太阳般明朗的色调,奔放而炽热的笔触,将生命的热情如火焰般在画布上燃烧。
3、命途多舛的艺术天才,生命的沉沦与救赎,童年创伤造成“强迫性重复”
梵高的一生,对于母爱和父爱,都是求而不得的状态。在家庭中也只有弟弟提奥的关心。他自己颇为无奈,“永远像一个徘徊不已的漂泊者,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既得不到休息,也找不到食物。”他好像是这个世界的寄居者,像个不受欢迎的外星人。
虽然对家庭婚姻有着强烈的渴望,当然还有真挚的爱情。但幼年家庭生活中缺少的爱让他不断重复悲剧式的结局,进而不断自我否定。追求爱情失败,亲情遇冷,梵高的性格和心理愈加乖张。
幼年时期与父母关系矛盾的弊端逐渐显现,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他重复着父母与他的角色关系。他想在别人身上找寻早年缺失的爱,然后循环着失败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就让梵高更加忧郁和孤独。在潜意识当中梵高不断地寻找让他痛苦和失败的情境去重复童年的经历。这在心理学上也有专门的解释,即让消极或破坏性的行为反复持续,心理学上称为“强迫性重复”。
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琼斯为“强迫性重复”作出了详细的定义:一种盲目的冲动,重复早期的经验与情境,无关乎能否得利,也不管引起的是快乐或痛苦。不管这种行为危害多大,或多么具有毁灭性,个体总是被迫一再重复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无能为力,控制不了这种强迫性。
这是一种童年创伤,来自于原生家庭。往往当事人自己意识不到,幼时的记忆被藏在“无意识”里面,默默地影响人的行为。弗洛伊德曾说:“如果没有能够消化好创伤,那些被压抑了下去的东西注定会变成当下的经历被重复出来”。
后来,梵高来到法国,遇到同属后印象派的互相赏识的挚友高更,从友情浓烈到吵架闹翻,造成致命打击,梵高的心理开始极不稳定,疾病愈加严重。做出了著名的“割耳事件”。后人分析梵高对友人的心理可能是又爱又恨,矛盾起源于早年与父亲的关系。
梵高内心痛苦的矛盾一直存在于他的作品中,从他作品颜色的选取到作品构图,都透露出来内心深深的忧郁,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世界、情感与理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他开始封闭自己,愈加沉默寡言,唯一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创作。
梵高说:“我越是年老丑陋,令人讨厌,贫病交加,越要用鲜艳华丽,精心设计的色彩为自己雪耻”,这就是为什么梵高后期极其喜欢用明亮的色彩、对比色,这种画家不敢随便用的颜色,却被内心纠结矛盾趋近疯狂的他驾驭得淋漓尽致。梵高的病情也是时好时坏,挣扎在沉沦和救赎之间,无法自拔,直到最后麦田里的一声枪响。(虽然搞不清楚自杀还是他杀,起码影片是罗生门式的结局)
影片的结尾,梵高希望别人如此评价他:“这位画家,所思甚深,所感慎柔。”而梵高的一生真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为艺术奉献。短暂的10年艺术生涯也是自我探索的艰难过程。他孤独又不乏热情,卑微又信念坚定。他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
我们都能从他的《星空》中感受到神秘与孤独,也能从怒放的《向日葵》当中体味到生命和热情。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梵高的眼神中始终有着对艺术的狂热,被那个医生刻薄的管家称为“疯子”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寻找救赎,免于沉沦。所以一直不相信梵高是自杀,更倾向于这是一场善意的包庇。
结语:
昨晚决定从私人珍藏片单里优先选中这部电影来看,是因为“现男友”这位“资深电影博主”的推荐。预测奥斯卡奖项准确率90%以上,是真的爱电影。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宣传语是“用一个回眸让你泪流满面”,起初我将信将疑,但当电影结尾,文森特·梵高在银幕上缓缓回眸。那个背影,那个眼神,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瞬间击中心脏。
相信我,无论你爱不爱疯狂的画家梵高、懂不懂后印象主义,当你看到那一幕,也一定会流泪!导演用电影的方式,让我们走进一个天才的内心,那些激情和压抑、挣扎和解脱、困顿和失意,都镌刻着难以言喻的孤独。而这种穿越时空的孤独成为了某种介质,让我们触摸到相同的脆弱。
这个世界上每个孤独的人,内心都有一片星空,所以我们都——至爱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