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以来,世人都一直在探讨分属艺术两界的绘画与音乐之间的辩证关系,或许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能够更加直接的将这种关系影像化,毕竟影片所“介入”的,不仅仅是著名画家梵高的生活轨迹与生死之谜,也在通过对他画作中的内容分析,走进梵高的精神堡垒和艺术世界。
中国有句老话,叫“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梵高这里,我们似乎也可以归结为“画如其人”,毕竟这位身为后印象画派先驱的卓越艺术家,在世界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画作,也常常成为各大拍卖会上的天价拍品,尽管这一切的艺术成就与商业价值,都是在他去世后才逐渐显现出来,但也让我们更容易通过他的画作,来探知一个时而抑郁沉静,时而偏执狂躁的个性艺术家的生命存在,这个生命虽然逝于自杀,却并没有被世俗侵害,没有被市场捧杀,如此独立,如此完整。
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由英国著名的电影工作室BreakThruFilm和TrademarkFilms从年开始筹拍,历时近7年拍摄打造,完全取材于梵高幅原作和封信件,通过位专业画师手绘幅油画构成,让梵高的20位画中人对着镜头讲述画家的生平,并通过这些庞大素材,走进梵高曾经的生活点滴,他的家庭,他的友谊,他的爱情,在极具梵高化作风格的剧情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幅幅一段段相当“梵高”的场景,这样的观影感受,瑰丽而独特。
一方面,每个人对梵高,都有着不同的观察和认识,这让众多的主观印象,组合成了一个客观的“梵高印象”,另一方面,极其个性化的色彩与笔触,又为我们绘制了一个只属于梵高生命的过去,只属于梵高的眼界,毕竟,《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的故事虽然来自于史实,但也有许多对他的作品的解析,很多人物,都曾经是他笔触下的真实存在,将梵高放置于他自己的世界,让他画笔下的人物与自己共舞,于是梵高一幅幅传世名画如《星夜》、《向日葵》、《乌鸦群飞的麦田》、《唐吉老爹》、《加歇医生》、《夜间咖啡馆》等等系列的作品,都在动画中复活,当然,还有他的多幅自画像,都成了还原曾经时代的重要线索与证据。
毋庸置疑,《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一次跨越百年的对话,一边是百多年前的梵高,一边是电影屏幕前的我们,他的油画作品多用点彩画法,色彩强烈,色调明亮,有着强烈的对比,而作品中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将这些笔触程序化、动态化,无疑又在更深的层次,让人感知到梵高创作时的状态,以及他的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再结合他本人的生存状态,一个特立独行的天才画家,就如此这般被呈现于眼前。
去年看过一个新闻,是说《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在中国开展,该展览利用世界最前沿的数字成像技术动态展现了多幅莫奈珍贵名作,被誉为“全球最大的莫奈作品展”、“一座流动的莫奈博物馆”。作为与梵高同时期的画家,两人都为印象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两人的绘画作品,通过现代艺术手段,被呈现为动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相对于莫奈作品的比较“初始”的影像化,《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无疑走得更远,影片在院线的上映,相对于莫奈的巡展,也给了更多的观众得以近身感受的机会。
有时候我们夸赞一部美好的影视作品,会说每一帧都像一幅画,但直到战台烽看到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才找到这句话的正解所在,唯有这部影片,才真的做到了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副绘画作品的优秀,而且,是由众多的专业画师,共同来完成这一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当我们看到曾经熟悉的《星夜》,突然开始旋转,开始变得更加流光溢彩的时候,那种激动,无法言表。
有次在知乎看到一个问答:“梵高的《星夜》好在哪里?”,最热门的回答是:“说来惭愧,真正意识到梵高的伟大是在自己得了精神疾病以后。虽然以前去过好几个收录了梵高作品的博物馆,却没有感受到强烈的冲击。直到后来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每天需要吃药才有感触。有一个夏天的晚上吃完某种安定情绪的药物后产生了幻觉,当我看到窗外稀疏的星星时,星星就像《星空》中的一样旋转跳跃起来,甚至涌向我。第一时间我想到了梵高,感动得留下了眼泪,由于吃药我已经很久没有哭了。这种感觉不是悲伤也不是孤独,而是理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中总有一些孤独的灵魂,而孤独的灵魂也可以有强烈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这种感觉,犹如“知音”,你懂或者不懂,梵高就在那里,但总有一刻,梵高的作品,会在突然间,与你共情。而有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我们毋须抑郁,毋须服药,影片由浅入深,已经开启了你的走进梵高之旅,渐渐的,你能感受到他被生活刺痛的悲伤,进而感受到他的作品,所蕴含的力量,星星点点中的中的激情与落寞,愤懑与呐喊,观者犹如深陷在梵高的时空,无法自拔。《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就是这般魅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