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家庭问题很多,主要原因是大家忙着挣钱,忽略了对家庭成员的照顾。
老子在二千多年前就预见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的观点。
重死,字面意思重视死亡。为什么要重视死亡?因为人生最没痛苦的死法是善终。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终结自己生命的方式,但善终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不得好死。
什么样的人会得善终?心地善良的人会得善终。真正心地善良是帮助人不求回报,不是做好事就心地善良,有些人做好事为了出名,有些人为了福报功德,这是假善人,伪善,只有真善才能得善终。
很多人觉得善终不善终无所谓,人活一世快乐就可以了。
佛家讲,如果人在痛苦中死去,身体的痛苦容易产生怨恨、嗔怒等情绪,死后会入地狱。所以老子让百姓重视死亡这件事,努力修正自己,做个心地至善的人。这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远徙是为了要谋生而离乡背井、远渡重洋。在乡下赚不到钱、在落后的地方赚不到钱就到大城市赚钱。
你可以赚钱,但要按原则去做。比如说你远渡重洋、离乡背井把老人、小孩都放在家里,因为不能举家迁移,一个人到外面去打工。
有时候夫妻都同时在外面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或者半年才回家一次。家里面就爷爷奶奶照顾孙子,爷爷奶奶疼爱孙子,孙子不听话,老人又降服不了他,赚了大钱回来,孩子管不住了。
或者孩子没什么问题,甚至考上了大学,但与父母形同陌路,一般来讲都是这些个结局。
老人很苦。但是爷爷奶奶很支持儿子,你赶快到外面去赚大钱,回来了之后,好好盖一个房子,家里有一些积蓄。结果一回来的时候,孩子变样了。甚至有时候老公出去一无所成,回来后找不到老婆了,家庭已经变样了,家庭已经变质。
有些人到外地去打工,为了赚钱,身体累垮了,甚至早亡。
老子预见到了这些问题,所以要使民不远徙。圣人真是有先见之明,人口流动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副作用也大。我们与圣人的区别在于只注重积极的一面,忽略掉负面问题,甚至预见不到负面影响,等负面问题避无可避时才不得不面对。
也有很多穷小子逆袭成功的故事,前提是全家人一起迁移或在异地结婚。绝大多数一个人出去结局都不完美,抛妻弃子或丧偶式家庭太多太多。
所以不是不能出去赚钱,要举家迁移,这是原则。
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管现在人认不认同孝顺父母这种观念,但是古人是把孝顺父母放在第一位,因为孝顺是天性。我们都听过乌鸦反哺、小羊跪乳的故事。所以孝顺、赡养父母,是一种天性。
现在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婆媳大战的文章,对于要不要孝顺公婆,给不给公婆养老有好多的争议。但是古人是一定要给父母养老送终。即使去外地也不要离父母太远,父母需要能即时回来。
很多人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我朋友的妈妈非常崇洋,很多年前就放话不让孩子们养老,老年时与朋友去养老院。今年这位妈妈去旅游的时候摔倒了,骨折。刚好妈妈的外甥女在旅游区附近住,外甥女夫妻两个人很孝顺,把这个骨折的小姨照顾得很好,这位崇洋的妈妈从来没享受过子女这样悉心的照顾,康复后依依不舍告别了外甥女一家,也不再放话去养老院养老了。
当我们还年轻时觉得老了不可怕,当年纪大了一切力不从心时,就明白了为什么说养儿防老。不能防老的子女是因为父母没教育好他(她)。
现在父母不需要我们不代表父母永远不需要我们。
我们不孝顺父母,子女也不会孝顺我们。
这是真理!
老子讲“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是告诉我们: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善终,并照顾好家人,不要为了名利放弃自己对庭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本末倒置。
演艺圈的朱亚文有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每次拍戏他都带上妻子和女儿。
人生很短,努力地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