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学老师多年,我发现小学语文的内容很多,但就数童话是最受学生欢迎和易懂的。因为童话是专为小朋友创作的,童话中所反映的故事基本上是被儿童理解的,但童话中讲述的知识和道理是通过丰富的幻想和虚构的情节表现出来的,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完全接受,所以教学时老师还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
一、抓住词语引导想象,理解含义。童话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要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理解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到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时,终于抽出了一根。为什么在抽出前面加“终于”这个词?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穿着打扮和蛮狠不讲理爸爸的描述,体会小女孩儿即使要擦一根火柴来暖和暖和手,也是玩经过很长一番思想斗争的,由此要引导学生想象小女孩穷苦和悲惨的生活。而小女孩最后一次擦火柴时却是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小女孩儿刚开始时为擦燃一根火柴,都要进行一番思想斗争,而在擦燃一大把火柴时,却是毫不犹豫的、是赶紧的,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可以借助“赶紧”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让学生通过词语展开想象,让学生知道她是多么地想到唯一疼她、爱她的外祖母身边,要赶快地离开这个充满饥饿和寒冷的地方,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提高了阅读能力,还发展了思维能力。
二、依据画面,引导导想象、理解故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课文大多配有精彩的插图,描绘了整个故事的内容,如《小蝌蚪找妈妈》就是利用多幅图来展示小蝌蚪妈妈的外形特点,从而学生知道小蝌蚪与青蛙之间的不同之处和它们之间的生活习性。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故事的内容,观察画面,想象故事发生的场景,丰富故事的内容,通过画面强化记忆,具体感知故事的内容。例如课文《狐狸和乌鸦》中,
插图是在一棵大树上,乌鸦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根据画面引导学生明确乌鸦和狐狸的邻居关系,乌鸦飞出去给她的孩子找吃的,从图上看到窝里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小乌鸦在张着嘴等待着食物,想象这块肉对乌鸦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乌鸦禁不住狐狸的奉承话的诱惑,终于张口想唱歌,可是刚一张嘴肉就掉了下来,从画面上看到张着嘴的乌鸦正低头看着那块掉了的肉,想象乌鸦的心里该有多么的懊悔,而狐狸却早已张开大口接住了那块肉,一切都在狐狸的计谋之中,想象狐狸是多么的狡猾。
第三,引导学生依据故事内容,悟出其中的道理。童话故事大多是在讲故事的同时揭示故事的意义,比如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是赞美了小白兔的勤劳;《美丽的公鸡》是告诉我们应该知错就改,而《丑小鸭》是暗示了只有历经磨难、不怕挫折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所以教学时要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故事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
教学都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得到感悟,我们一线老师不但要做一个教学的践行者,还要做一个教研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