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年级最后一个单元的前两课:《雪地里的小画家》和《乌鸦喝水》解析和有关于这两课的一个测试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适合学生朗读,也容易被学生记住。
这首诗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画家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的一行行小脚印。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
课文理解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分为这几个问题?雪地里面的小画家都有谁?“,“它们用什么作画?”;”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等问题。
诗歌的开头“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句话是总起句,说明雪地里发生了新的情况。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吸引我们继续往下读。
文章的结尾“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这是一个设问句,利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充满童趣的语言,介绍了青蛙过冬的方式。同时也带给人们带来对冬天的无限的遐想。
《雪地里的小画家》里面的一类字有5个:竹zhú(竹叶)牙yá(月牙)马mǎ(小马)用yònɡ(用力)几jǐ(几只)
二类字有7个:群qún(羊群)步bù(脚步)为wèi(因为)参cān(参加)加jiā(加工)洞dòng(山洞)着zháo(着急)
多音字有3个:为wéi(以为)wèi(因为)几jǐ(几个)jī(茶几)着zhe(看着)zháo(着急)。
《乌鸦喝水》选自《伊索索寓言》,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动手喝到水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一只可爱的乌鸦。这个故事其实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这个寓言故事,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故事简单,却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小小的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水。告诉学生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困难,要向小乌鸦学习,多动脑筋,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乌鸦喝水》中的一类字有5个:几、只、石、多、出、见。二类字有11个,学会反文旁,能准确区分“喝”和“渴”。
下面开始分享试卷。
第一题、选择正确的读音
就是这两课出现的二类字,群(qún)旁(páng)参(cān)找(zhǎo),这个既有对韵母ü
遇到j、q、x去掉两点的考查,还有声母和b,以及c和ch、z和zh的区别。
第二大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这个就是考查的多音字“着”,它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áo”,一个是“zhe”,着火(zhá
o),睡着了(zháo),忙着(zhe),看着(zhe)。
三、读拼音写汉字
这两课出现的一类字:竹,几,牙,见,多和石等几个字。
第四题、连字组词
由字到词,考查的进了一步,出现的词有:办法、到处、乌鸦和步子。
第五大题、选一选
考查了两组字,一个是山和出,好像两个山组成了一个出子,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字。还有“右”和“石”,很接近,对于有些学生就会出现选择的错误。主要还是记得不够牢靠。
第六大题、看图补全句子
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考查的书上的原文,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马的脚印像月牙。小鸭的脚印像枫叶。主要是字不要写错。估计内容不会记错。
第七大题、仿写句子
用上“×××把×××”仿写句子。学生写的没有扣分,显然写的也不是很好,第1句,老师把(试卷发给学生),第2句,(我)把(书放进了书包)。可以作为个参考答案。
还有就是用“为什么”造句子,你为什么(不认真完成作业)?(老师)为什么(今天没来上课)?也是做个参考吧。
第八大题、按课文内容排序
这个不难,就可以事情的先后顺序,乌鸦的先后动作排序就可以。
第九大题、课外阅读
今天班里的一个学生家长还反馈自己的孩子呢,只要做到阅读短文,就懒得做,说不会,不认真去读短文,其实只要认真读短文,答案就在其中。
这个学生出现错误的题是第2小题,鱼没有留下脚印的原因是,鱼根本就没有脚,学生没有做对。这道题扣分有点冤,鱼没有脚,所以也没有脚印呀。被扣了三分也属于不认真读题。
第十题、看图选一选
图中的小动物是小白兔,时间因为是收获萝卜的季节,应该选秋季,图画中小白兔正在抱着萝卜,而不是在拔萝卜,拔和抱要区分开。小白兔是心情是高兴的,毕竟是收获的季节。自己有了萝卜吃,肯定是高兴的心情。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空白试卷分享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