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首从盛唐红到日本,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七绝,浑身上下都是问题?
很早以前就开始有人质疑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了,因为他在诗的末句里提到了“夜半钟声”。但是,哪里有寺庙会在半夜敲钟呢?
尽管从唐朝开始,就有许多张继的支持者举证说明:寒山寺在古代,真的有在夜半敲钟的习惯。但是,争论依旧没有停下来。
其实张继的这首诗,问题不光出在“夜半钟声”上。当张继写下第一句诗时,就已经注定要出麻烦了。因为他这首诗光是第一句,就被现代人挑出三个“悬疑”。
一、“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三大“悬疑”
首先,“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鸟。其次,这句诗究竟写的是白天还是晚上。最后,霜明明在地上,为什么要说“霜满天”?
由于这三个问题的前两个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就合在一起讲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一句诗,主要是在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及当时的天气。
人民文学出版社八零版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说,这一句写的是“秋天的夜晚”,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开始啼叫。
而中华书局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也做了差不多的解释。时间是在“半夜”,所以才能和末句的“钟声”相呼应。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同样说是“一个秋天的夜晚”。
但是,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哪有乌鸦会在秋天的夜晚啼叫的?因为乌鸦只会在黄昏或者是清晨的时候啼叫。
于是,有一位叫徐文的学者提出:这里的“乌”其实不是指的乌鸦,而是指的乌臼鸟。并举了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为例子: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这首民歌里面说,要打死啼鸣的大公鸡,再弹走“乌臼鸟”。因为,唱歌的人不想天亮。他大概是想睡觉,巴不得一年才天亮一回。
由于鸡是清晨打鸣的,所以可以证明“乌臼鸟”也是在清晨啼叫。可见,《枫桥夜泊》中写的事,其实也是发生在一个清晨。
但是,他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不过在民间,还是有许多的人和他一样,认为“月落乌啼”发生在一个清晨。
月落一般有三个时间段:一,阴历每月初一至初十,上半夜;二、阴历每月十一至二十,下半夜;三,阴历每月二十一至最后一天,清晨。
仿佛并没有什么鸟儿会在半夜啼鸣,因此月落的时间就必定是清晨。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出版社,这么多的诗词专家,非要说写的是“半夜”呢?
这是因为,张继在诗的末句直接写明了时间是在“夜半”。假如诗的第一句写的是清晨,那么这首诗的时间跨度就太大了。刚刚还在讲早上发生的事,结果莫名其妙又写到了半夜,说不过去。
于是有人提出一个观点,说这里的“乌”并不是指动物,而是指“乌啼山”。明月从“乌啼山”的背后落下,天空中繁霜暗凝。另外,不但“乌啼”是指一座山,连第二句中的“愁眠”也是一座山。
可是,这乌啼、愁眠二山,本来就是先有了张继的《枫桥夜泊》后面才得得名。所以关于这个“乌”字的争论,以及诗的第一句到底写了清晨还是半夜,争论还没有结束。
至于“霜满天”,也有人认为是错误的。因为霜是在寒冷的天气中,由地气上升,在地面和草叶上凝结而成。它是不可能生到天上去的,所以张继是在胡说八道。
也有人解释说,诗人当时正在渔船中睡觉,突然被乌鸦叫声惊起,然后探出头来向外看。首先看到的是凝霜的树枝在水面上的倒影,所以他说“霜满天”不为错。
不过也有人说,当时都“月落”了,他还能够看清楚倒影吗?可能是因为空气太寒冷了,激发了他的想象罢了。
二、要“唯美”不要逻辑
张继这首诗从唐代开始,就一直走红。近代各种诗集抄本,蒙童读物里面都有它的身影,起影响力可以算是非常大。
近代学者俞陛云认为:唐代七绝佳作如林,就只有《枫桥夜泊》这一首传到了日本,并且还是“凡妇孺皆习诵之”。中外共赏,可见其魅力之强。
为什么这首诗能有如此高的待遇呢?因为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所以尽管诗里面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大家还是对它十分追捧。
张继这位诗人,现在留下来的相关资料比较少,只知道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年)进士及第。可见,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而且他曾经当过盐铁判官。
《中兴间气集》说他是:“其于为文,不事雕琢。诗体清迥,有道者风。”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诗,不刻意讲究修辞。风格清新,与众不同,有一些道家的风范。
所以张继创作这首诗的时间很可能极短,只是兴之所致,随意发挥的结果。天宝十二年(公元年)他进士及第之后,还没来得及等朝廷封官,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张继只得从京城孤身出逃,途经苏州,在秋天的夜晚泊于“封桥”。后来,这座桥也因为他的诗改名为“枫桥”了。
半夜里,乌鸦被什么东西惊飞,因此才有了“月落乌啼”的名句。至于“霜满天”,有可能不是他眼里见到的真实景象,而是他对那个寒夜,以及当时的环境起的“心理感受”。
张继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内心是充满了忧惧与哀愁的。《唐才子传》中说他是一位博学多才,为官有道的能人,在政治方面享有良好的声誉。
但是当时的国家动荡,他个人的前途也变得十分渺茫。在逃亡的状态下,他根本没有心情去打磨诗作,只能随感而发,而且不雕琢本来就是他的风格。
不过,恰恰也是因为他的这种风格,才造就了这首诗的“开放性”,让读者有了“无限解释的可能”。
结语
诗歌对于写作者而言,其实是通过文字传达自身感受的一个载体。而诗歌对于读者而言,是通过文字激发想象的一个媒介。
读诗其实就如同我们读小说一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的读者,本身就是诗的“二次创作人”。
有人批评张继这首《枫桥夜泊》,为了“唯美”,没有把诗“写通”。其实,我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诗歌是一种抽象艺术作品,完全合乎逻辑的东西,对于艺术而言是死板的。
所以,不管“乌啼”是什么,也不管第一句写的是夜晚,还是清晨,或者是白天,更不要去管寒山寺半夜到底敲不敲钟。
通过阅读这一首诗,让它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在你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只要你真正能够感受到它的那种美,也就等于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