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幼学琼林卷三卷四第13集
TUhjnbcbe - 2024/7/14 21:05:00
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幼学琼林》(卷三卷四)

第十三集

陈愫汎老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7/12

本集经文

我们今天从这边开始:“谢扰人曰兵厨之扰,谦待薄曰草具之陈。”

看一下这边,我们先看一下这个“扰”,就是叨扰的意思。然后再下来“兵厨之扰”兵厨之扰,我们现在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感谢主人饮食款待这样的一个客气话。

“兵厨”,在晋代阮籍——这个阮籍我们之前有跟大家提到过,应该对这个人不陌生,他很喜欢喝酒,竹林七贤之一。大概没有哪一个不喜欢喝酒的。听说步兵的厨房里边贮存有三百斛酒,这人很可爱,因为很喜欢喝酒,于是就申请去当步兵校尉。想喝那边的酒,然后就自己申请去当步兵校尉,真的有够喜欢喝酒的。所以后来我们这个“兵厨之扰”,后来是讲到就是说主人饮食款待的这样一个客套话。

再看到第三个注释,“草具之陈”。“草具之陈”这是指装粗劣食物的餐具,谦称所准备的饮食是粗糙的。在《史记》里边有记载到这么样的一段,就是项羽派遣使者到刘邦的营里边去,结果陈平就行反间计,陈平是刘邦那边的人。当时候这些人真的是脑袋瓜里边想的,就是如何让对方有所猜忌,国家的势力就会瓦解。当时候陈平就行反间计,开始上的是“太牢之具”,太牢我们也有讲过,牛、羊、猪这些比较丰盛的这样的一个食物上来。结果就看到项羽的使者其实是故意的,他就说:“我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范增是项羽一个很重要的臣子,后来尊称他为亚父,亚洲的亚。他就讲,“我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原来是项羽派过来的。”结果就故意把原来是太牢之具,把它换成草具,就这样。结果项羽就中计了,项羽就中汉的反间计,就怀疑范增是不是跟他们有勾当。然后范增只好弃羽而归,就是只好离开项羽然后回去。结果回家之后,“疽发于背而卒”,疽就是那种疮,但是那个是比较严重的。这个是“草具之陈”。后来我们讲到“草具之陈”就是谦待薄,就是它里边装的比较粗劣的这些食物。

我们再往下看“白饭青刍,待仆马之厚;炊金爨玉,谢款客之隆。”

“白饭青刍”是指给客人的仆人吃白米饭,然后用青草来喂客人的马。这代表什么意思?就是代表主人对客人所待之礼很厚,连给仆人都能吃白饭,然后给他的马都吃青草,不是吃干粮,是吃青草。

我们看到注释第一,这个“刍”字就是喂养牲口的草料,刍。“青刍”,青刍就是青草的意思,不是那种晒干的。

第二个是“炊金爨玉,谢款客之隆”,“炊金爨玉”就是主人以珍贵的饮食来款待客人,所以“谢款客之隆”,感谢,“款客”就是招待客人,谢谢主人的招待非常隆重,这样的意思。“炊”跟“爨”两个字同义复词,以火烧煮食物叫做炊爨。这个“爨”字一看就是会意字。很有趣的,上面那个是一个灶,然后有林,两个林就是柴火,双手,旁边的这个像大的那个样子就是双手,把柴火放进火里边烧,这个爨字。金跟玉,煮金又煮玉,所以金玉代表的是什么?食物精美。所以后来我们就将炊金爨玉比喻作宾客感谢主人款待非常隆重的说辞。

再下来是“家贫待客,但知抹月披风;冬月邀宾,乃曰敲冰煮茗。”

我们先看一下第一个,“家贫待客”,就是家里边贫穷,没有什么好招待客人的一句戏言,其实这个是文人雅士常用的语句。

第一个“抹月批风”,这个“抹”是细切,然后“批”是薄切,后来我们用在文人的句子里边,披风抹月的意思就是指欣赏的意思,欣赏风月,就是把风月当作菜肴来切它。所以批风抹月后来就指吟啸风月的意思。把风跟月比拟作是菜,可以来切它,其实是指到欣赏风月,吟啸风月这样的意思。

宋朝苏东坡有一首诗《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他说:“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他说我们家贫,要用什么来娱客,让客人愉快?娱客。只有什么?只知抹月批风。他就后边还有一句:“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青山就是最美丽的,就是绝色,无人可比的姿容,没有谁能够跟它相比。然后宋朝杨万里的《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里边的一句讲到“客来莫道无供给”,他说客人来了,不要说没什么东西好给他们吃的,“抹月批风当八珍”所以看到这句更清楚了,看到文人表示自己家贫,没有东西可以招待别人的一个戏言,其实说我们这边风月很美,就欣赏风月。“客来莫道无供给,抹月批风当八珍”,八珍上次也跟各位介绍过,皇帝所吃的八珍,八样很奇特的食物。

我们再看到第二个“冬月邀宾”。就是冬天的时候邀请宾客来,“乃曰敲冰煮茗。”敲冰煮茗很清楚,就是敲冰,就是敲开冻冰,冰冻的冰,然后把它敲开,然后煮水,丢进茶壶里边煮水、沏茶。沏茶就是泡茶,我们说沏一壶好茶。这是古代寒冬里边待客的一种雅趣。读中国的文学,大概就会常看到这种很风雅的事情。

再下一个“君侧元臣,若作酒醴之麹糱;朝中冢宰,若作和羹之盐梅。”

字面的解释就是讲到,“君侧元臣”就是君王旁边的那个元臣,“元”就是大的意思,头部,就是指身边的大臣。犹作,“若作”,就是好像是,犹似什么?“酒醴之麹糱”,就是指在要制酒的时候,里边要加麹糱让它发酵,制酒。“朝中冢宰,若作和羹之盐梅”,“朝中”,朝廷里边的这个冢宰,“冢宰”是一个重要的官员,“若作和羹之盐梅”,好像就是在做和羹,和羹就是羹汤,然后要和上盐跟梅这个东西,这样味道才好吃。其实我们现在如果再去宴客,有一道羹汤,旁边一定也是有放醋,红醋,放红醋,那就是酸能够把那个羹的味道给提起来。

我们先看到第一个“君侧元臣”,就是君王身边的大臣。

这边的“酒醴”再做做一步解释,进一步解释一下。酒和醴。“酒”是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制造而成,发酵然后酿制而成,里边是内含有酒精这样刺激的成分。“醴”是甜酒,就比较没有,醴是甜酒。汉朝高诱注,他就讲道:“醴者”,就是醴这个是“以糱与黍相体”,就是把糱跟黍互相混合在一块发酵,“不以麹也”,它不用麹,“浊而甜耳”,泡出来就浊,这个比较浊,然后比较甜。这是醴,甜酒是这么样制造出来的。

我们再看一下“麹糱”。这个“麹”是什么?把麦子或者是白米蒸过,让它发酵之后再晒干,就叫做麹。“蘖”在《说文解字》里边讲道:“牙米也。”段玉裁注解道,牙同发芽那个“芽”字,同发芽的芽字。“芽米者”就是“生芽之米”,就是有长出那个芽,胚芽,那个芽。

“麹糱”,这边你们会看到,如果有写下边这几种的一个写法,下边有写成木字旁的,下面这个是木(蘖),然后这个是子(孽),然后这个是木(蘖);麹的一个写法也有不太一样,有的右边是一个曲。这是酿酒的酵母。以米,还有糯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豆类,这些粮食作物,然后把它的外皮碾碎,就是把它碾开,然后把它磨成白色的粉末,然后再将这些粉末,就是受到霉菌的微生物的感染,然后酦酵所产生的东西。像我们平常所吃到的,像白酒、黄酒,喝的白酒、黄酒、清酒,还有醋、酱油这些,还有甜面酱,一堆我们现在有用到的,还有像湿仓的普洱茶。这个普洱茶有分干仓跟湿仓,湿仓就是里边就有放这些东西,然后里边的环境是比较潮湿的;干仓就不加这些东西,是干燥的。还有味噌,味噌也是,这个字念作ㄘㄥ,味噌。还有泡盛,泡盛是用黑麹菌进行发酵蒸馏而成的,然后得到那个透明的酒,这个泡盛,下边这里应该可以看得到。还有醪糟,醪糟就是未去渣滓的酒,没有把渣渣去掉的那个酒叫做醪糟,待会我们也一直会看到醪糟这个词,醪糟。这个是介绍一下麹跟糱。

第四“冢宰”。“冢宰”在周朝周制里边为百官之长,六卿之首。我们古代有分爵位,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爵,五爵我们简称就叫诸侯;每个诸侯国下边,都会有设有他们的官员,叫卿,然后大夫,然后士,所以这个冢宰是六卿之首。

再下来看到“和羹”。和羹是指五味调和的羹汤,酸甜苦辣这些五味调和而成的这种羹汤。后来我们也常把这个词比喻作良相贤臣辅佐国君处理朝政。为什么会这样?待会我们在下文会跟大家介绍到,这个词汇是来自于《尚书》里边所记载到。

“盐梅”也是,盐味道是咸的,然后梅味道是酸的,所以都是调味的必需品,酸的把它发酵一下就变成醋。

我们看一下下边的这一段。《尚书.说命下》,那个字念ㄩㄝˋ,是傅说的意思。这段文字是殷高宗武丁命傅说为相的一段话,武丁就跟傅说讲,你是国家极需要的人才,然后这一段文字,我们看一下。“王曰”,这个王是指殷高宗,殷高宗武丁,他说“来”,就是叫他来,“汝说”,汝就是你的意思,说就是傅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这边要特别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台”字,这个字念作一ˊ,不念作ㄊㄞˊ,念作一ˊ,是我的意思,古人称自己叫做台,这个台。“小子”,小子这个名称是自称的谦辞,所以是指他自己,武丁指他自己,台小子就指他自己。“旧学于甘盘”,就是以前曾经跟甘盘学习。“甘盘”这个人物大略介绍一下。一开始的时候,他是商王小乙的大臣,然后在小乙六年受命教导小乙的继承人,就是指武丁,就是武丁。武丁继位之后就封甘盘为卿士,为主要的辅佐大臣之一。武丁继位不久,甘盘过世了,过世之后,傅说继其位。武丁继位之后,甘盘不久就过世了,傅说就继承甘盘的位置,这样的意思。

这边我们再往下看。就讲到说他以前曾经跟甘盘学习,然后“既乃遁于荒野”,这个遁就是逃遁,就是避到荒野的地方,“入宅于河”就是指入居于河洲。“自河徂亳”,那个字念ㄅㄛˋ,“自”就是从,从河洲这个地方又迁到,这个“徂”就是往的意思,徂是往、前往的意思,徂,双人旁,双人旁就跟道路有关。好,迁到亳这个地方来,迁到亳都这边。然后“暨厥终罔显”,暨厥终罔显,这个“暨”就是及或至的意思,“厥终”,这个厥是其的意思,其他那个其字,到其终了,就是到后边还是罔显,“罔显”就是很像没有什么进展的意思。显是显著的意思,罔就是没有,没有进展。“尔惟训于朕志”,他就说希望你,这个“尔”是你,这个尔字,这个尔字是你,希望你训于朕志,这个“训”可以解释为顺从的意思,你要能够顺从我的志愿,朕志这个“朕”字是我的意思。在秦始皇之前,这个朕指的是我,后来我们讲到这个朕是指皇帝的意思,那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把朕称为是皇帝,,这个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以前都是指我的意思。他就讲“尔惟训于朕志”,希望你能够顺从我,从我想学的那样子的一个志愿。他就讲,“若作酒醴,尔惟麹蘖”,就像要作酒醴的话,你就是麹蘖,就是指帮忙我。所以这边的麹蘖,后来就变成是指辅佐的意思。然后“若作和羹”,也好像就是要做和羹,调一个五味的这样的羹汤,你就是那个盐跟梅。所以后来我们讲到“和羹盐梅”,就是指良相辅佐,或良臣辅佐君王的那样的意思。这句“若作酒醴,尔惟麹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个用一个譬喻句的方式,所以后来这两句就是指良相、良臣辅佐君王。然后他就说:“尔交修予”,就是希望你能够要多方的去修正我,就是指导我的意思。“尔”就是你,这个“予”字是我的意思,予,我。“罔予弃”,不要抛弃我。所以古代讲话那个弃,动词摆在最后,罔予弃,不要我弃,我们现在的意思就是不要抛弃我的意思。“予惟克迈乃训”,我会非常认真的去学习,履行你所教导。“克”是能够的意思,克是能够,“迈乃训”就是能够实践,我们说大步迈向前,能够实践你的训诫,这样的意思。

这段,因为这个《尚书》一向不太好念,我一直觉得《尚书》跟《周易》都不太好念,因为它文字很精简,距离我们的年代也非常的久远,所以就特别把它大概的意思有列出来,你们可以做个参考。你们以后在读古文的时候,也要尽量就是说,读多了之后可以不必做翻译。其实这个是因为在初学的时候需要这些,之后慢慢你就是原文读过去之后,哪一些字不懂,再特别找一下它的意思,这样就好了。就像你们懂英文,然后不必再翻译成中文,你直接看英文就知道它的意思。这个读古文也是一样,就直接读原文。像以前老师在教我们的时候,他是要求我们,在读,譬如说读十三经的时候,是直接不可以看翻译本的。然后读一些书是不能看翻译本,就直接看原文,这样点点点下去。尤其还要看那种没有标点符号的,因为当你懂得标点符号的时候,就代表你可以断句了,你看得懂才有办法断句,看不懂你就断不了句。所以老师,中文系老师不太喜欢直接看翻译本的,他就买那个,现在书都还留着,都是一些那种排版,就很古老的那种排版字,也不像这样子,从头到尾字都连在一块,也没有标点符号。我们就是要去看,然后用红笔把它点出来,要学会断句,学会断句之后就代表你懂意思了。刚开始会觉得看起来很吃力、很累,进度很慢,但是久了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功力愈来愈好,根本不必用看这种翻译本了,少掉一层还要再翻译本,不必,就直接看过去就OK了。

好,那我们再继续往下。这个“宰肉甚均,陈平见重于父老”,我们刚刚有看到陈平,然后“戛羹示尽,邱嫂心厌乎汉高。”

第一句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宰肉甚均”,宰肉就是切肉的意思,切肉切得非常的平均,不会大小块。“陈平见重于父老”,“见重于父老”就是被父老所看重的意思。因为他平常在乡中里边分肉的时候,分得非常的平均,所以深得乡里边的这些父老所信任,这个陈平。

我们再看到第二个,这个“戛羹示尽”。“戛羹示尽”这边讲到的是跟刘备有关的典故。我们先看一下这个“戛”字,戛是刮或敲击的意思,戛,刮或敲击。“邱嫂”这边特别注意一下就是说,这里有不一样的一些解法。“邱嫂”,清朝黄生的《义府.邱嫂》这边,引到说《汉书.楚元王传》里边“过其邱嫂食”,这个“邱”它注解说大,这个注里边,就是《汉书》注里边讲到这个邱是什么意思?“大也。长嫂之称也。”大也,所以邱嫂就叫做大嫂,长嫂之称。他认为“此训未然”,他觉得这样解释好像不太对。他把它解释为说:“邱,空也”,是空的意思。他说“谓无兄空有嫂”,就是没有哥哥空有嫂。“盖是时高祖长兄已没故”,他说,因为当时候汉高祖的哥哥已经亡故了,已没,所以叫做无兄空有嫂,就是哥哥去世了的意思。但是在《汉书.楚元王传》里边,它原来是作“丘嫂”,丘,山丘那个丘字。《史记》这边是作“巨嫂”,巨嫂。这边大概是在谈到,就是说“邱嫂”是要做哪一个解释。不过不管做什么解释,我们大概都可以理解到的,就是指刘邦的嫂子。就是在刘邦还没有当皇帝之前,就是还没有发迹之前,到他嫂子家。当时他嫂子正在吃肉羹,看他来了,然后就刮这个锅里边的这些羹,假装就已经,在那边刮就代表,我们在那边刮,怎么样的会刮锅底?就是吃完了。结果看他来,她就故意在那边刮得好大声,告诉他说什么?其实暗示他说,这个里边已经没有羹了,你不要过来吃了,已经没有了。当时候这样。

这个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实在是可怜,走到哪儿就是被人怨。历史里边还有另外一个叫苏秦的人也一样,太太也不煮饭给他,还没有发迹之前很可怜,一事无成,太太也不煮饭给他吃,嫂子对他也不好,爸爸妈妈也不理他。后来当了六国的宰相之后,合纵政策,当了六国宰相之后,配六国相印,一回去,他太太都不敢正眼看他,匍匐跪着,他说怎么会。还有他嫂嫂也是一样,之后对他好好。他说怎么前后差距那么大?所以有一个成语叫做“前倨后恭”,就是这样子,前面对他很傲慢无礼,不理会他,后边对他非常的恭敬。

后来汉高祖当上皇帝之后,就封他的侄儿很好笑的,很有趣的一个名号,叫做“羹颉侯”。羹,我们看到这个羹,刮羹、戛羹,羹颉侯。“颉”是指到减除或扣除的意思,就是羹没有了。羹颉侯,就后来封他侄儿这个封号,很有趣。

我们再看到四十二:“毕卓为吏部而盗酒,逸兴太豪;越王爱士卒而投醪,战气百倍。”

这边第一个是讲到“毕卓为吏部而盗酒”,晋代毕卓这个人担任吏部郎,结果他们邻居家有酿酒的,他有一天看到邻居家在酿酒,那个酒香溢出来,结果他就跑去给人家偷喝了,喝了以后结果醉卧在酒瓮旁边。这真的是也太夸张了,所以后边加了一句话叫“逸兴太豪”,这个逸兴未免也太过分了吧。为吏部而盗酒,真是很不好的示范。

第二个“越王爱士卒而投醪”,这个讲到当时候,越王勾践刚好有客送了酒过来,然后他就把酒投入河中,让士兵迎着那个河水饮酒,士兵就很感动,君王对我们这么好,所以无不献身,打仗的时候都非常的奋不顾身。“投醪”就是指把酒投入河中,跟士兵共饮。所以后来我们就用“投醪”这个词汇,也比喻就是指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后来“投醪”这个词汇,就是指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样的一个意思。

我们再看到这个“惩羹吹齑,谓人惩前警后。”

“惩羹吹齑”这个是指,我们直接看到注释一下。被热汤烫过之后,结果吃冷菜也要先吹一吹。“惩羹吹齑”,就是指之前喝热汤的时候喝得太急了,结果嘴巴被烫伤了,结果之后看到那个冷食物也会怎么样子?拿起来吹一吹,忘记了。就是之前因为受过被汤烫到的这样的一个麻烦,所以就连吃冷菜的时候都要拿起来吹一吹,这样的情形。后来就比喻过于谨慎的意思,比喻过于谨慎。我们看到这个“齑”字,齑是捣碎的葱、蒜、韭菜这些细切的冷食。古代细切的冷食常常也要和上盐巴腌制一下,要不然会坏掉,所以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这个齑被解释为就是咸菜。后来我们就把“惩羹吹齑”这个词汇讲到就是惩前警后,就是前面受到了这个苦,然后后边就非常的警觉了,这样的意思。惩前戒后、警后,后来我们就指很过分的小心,有点太过了,就类似那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看到草绳就很害怕。

真的是,也是会这样子的。这个让我想到大学的时候,我们大四的时候去采橘子,一到翡翠水库,有一个朋友住台北翡翠水库。他们家的橘园在那里,然后就坐着渡轮到翡翠水库,结果一到前面的时候,就有一群,大家一起去,我是走在比较后面,因为前面就是橘子,很大很甜,我就搞不清楚,为什么他们前面的人走得这么快?结果走着走着到一个河沟的地方了,他说要叫我们往回走,我们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反正,奇怪,手势有点奇怪,我们就站在那边。后来才发现他们被蜜蜂叮咬了,被蜜蜂叮咬。后来那些被叮咬,很痛,后来那个蜜蜂听说是次于虎头蜂。回到学校之后,那一些被咬的人看到苍蝇都很害怕。就是这样,让我想到,连看到苍蝇他们都很害怕,就是这样。

我们再看一下,“酒囊饭袋,谓人少学多餐”,就是指肚子是装酒装饭的,就是比喻只会吃,不会做事情。“少学多餐”,不学无术,只会吃喝,这样的意思,酒囊饭袋。

下一个,“隐逸之士,漱石枕流”,这个字念作ㄓㄣˋ,当动词用。然后,“沉湎之夫”,沉湎,我们常常讲说沉湎于什么样的情形,沉湎。“沉湎之夫,藉糟枕麹”,当动词用,念ㄓㄣˋ麹,藉糟枕麹。刚刚有讲到糟跟麹,所以现在我们就很清楚糟跟麹的意思了,都是指酿酒的东西,“糟”是酿酒之后剩下的渣渣,“麹”是酿酒的酵母。意思就是整天在那边喝酒的意思。

我们先看到第一个,看到第一个“漱石枕流”。其实应该是我刚刚讲的前面那个,我们看一下这段文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篇里边记载到晋朝孙楚。孙楚,这个人年少的时候想隐居,他就对他的朋友王武子说他要隐居,“当枕石漱流”,“枕石漱流”就是指以石头当作枕头来枕,漱流就是以流水来漱口,这样的意思。结果他就把它说成了“漱石枕流”,就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漱石枕流”。王武子听到了就觉得很纳闷,他说:“流可枕,石可漱乎?”流水可以当枕头来枕吗?然后石头可以漱口吗?孙楚反应也很快,他说:“所以枕流”,我拿流水当作枕头,枕流,“欲洗其耳”,就要把我的耳朵洗一洗,清心,清耳朵;“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要把自己的牙齿磨一下,不要太利。所以后来就好是讲到漱石枕流,后来我们就把“漱石枕流”比喻作高洁之士隐居的这种生活。将错就错,不过反应也很快。所以我看到这些古人真是超厉害的,这个也必须要平常多读书才有办法。像我们前次讲到纪晓岚也是一样,乾隆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因为那个人太机警了,他有时候就会刺一下乾隆,有时候就会这样捧一下乾隆皇。乾隆皇帝文采也很好,总要找一个旗鼓相当的人,太不好的他还不对味。所以纪晓岚反应特快,像我们那天讲到的去喝酒,然后他就马上出了一个对子,“金木水火土”,然后要纪晓岚对下联,纪晓岚马上就对了。各位还记得那五个字吗?记下了吗?“板城烧锅酒”。右边都是克左边的,君王克臣子,这让君王听起来都很舒服,心里边很开心的,臣子就是辅佐君王的。所以乾隆皇说,好酒又好对联,就是这么好。

我们再来看一下“沉湎之夫,藉糟枕麹”。“藉糟枕麹”就是藉着酒糟、枕着酒麹,“藉”就是铺垫的意思,垫的是酒糟,然后枕的是酒麹,就知道整天都在喝酒,是吧?整天都在喝酒。所以沉湎于酒中的人如同藉着酒糟、枕着酒麹,每天都在醉乡里边。

我们再看一下:“昏庸桀纣,胡为酒池肉林;苦学仲淹,惟有断齑画粥。”

我们这边又读到“齑”字了。

我们先看一下“昏庸桀纣”,就是很昏庸无道的夏桀还有商纣。“胡为”,胡为是为什么的意思。为什么要以酒为池叫做酒池,肉林就是以肉为林,过这样子的生活?这种很糜烂。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注释,“酒池肉林”。就是商纣时代,商朝纣王喜好,好酒淫乐,以酒为池,竟然就挖一个池子,里边全部都是酒,然后悬肉为林,把肉悬在林子里边,就这样子,然后让男女裸相追逐其间,让男生女生裸身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过这样很糜烂的生活。后来就比喻生活极端的奢侈纵欲,毫无节制。酒池肉林,就是商纣王做这样的事情。

我们再看到第二个,“苦学仲淹”,然后“惟有断齑画粥”。仲淹就是范仲淹。

我们来看一下“断齑画粥”注解,《五朝名臣言行录》里边“参政范文正公”,就是指范仲淹,记载了宋代的大臣范仲淹,小时候家里边很穷,每天煮粥待凝固之后划成四块,就把粥煮熟,然后等它凝固之后划成四等分,早晚可取两块,就是早上两块,晚上两块,就着冷菜吃,就就着冷菜吃。后来就用这句话形容不畏艰苦、刻苦勤学的意思。“齑”就是捣碎的,刚刚就讲到捣碎的姜、蒜、韭菜等细切的这些冷食。家里边很穷,过的是这样的一个生活,但是后来都成为一个大臣。我们常讲到家境不好,其实也是督促一个人成就的一个逆缘,增上,逆境所得那个上缘。断齑画粥这个典故就是来自于范仲淹,宋朝的大臣范仲淹;酒池肉林就来自于商纣王的这个暴虐之君,过的生活真的是很夸张。

我们饮食的部分就跟大家一起学习到这儿。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宫室”这一部分。第一句是“洪荒之世,野处穴居;有巢以后,上栋下宇”。

这个就讲到我们上古的时候“洪荒之世”,就是指人类必须和自然、野兽搏斗的,以求生存的这样的一个太古时代,我们把它称为洪荒之世。“洪”是大的意思,“荒”就是荒烟蔓草,这样的一个自然环境。在“洪荒之世,野处穴居”,就是居住的地方在荒野里边,夏居荒野,然后冬居山洞里边,野处穴居,以躲避毒虫猛兽这样的祸害。“有巢以后,上栋下宇”,后来自从有巢氏发明了搭建房屋之后,大家就有可以住的,不必这样野处穴居,有可以住的地方,有房屋可以住,生活才能够安定下来。

我们看到注释第二“有巢”,相传有巢氏架屋为巢,缀叶为衣。就是架屋,把屋子往上盖在地上;然后缀叶为衣,把叶子连缀起来当作衣服。

第三个“上栋下宇”,在《系辞传》里边,《易经.系辞传》里边有这么一句话,它说:“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穴居而野处,就是居住在洞穴里边,然后在野地里边。然后“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后来圣人就把它改变了,“易”就是改变的意思,以前是穴居野处,现在易之以宫室,以宫室来代替。我们看到宫室这两个字,我们就看到已经有屋瓦了,就是有盖子了。“上栋下宇,以待风雨”,上栋然后下宇,以待风雨。这个“栋”是房屋的上边的正梁,上栋。“宇”是屋檐,屋檐知道了。后来就用于指就是,上栋下宇我们就指说,这是宫室的这种基本结构形式,上栋下宇,后来这个词汇我们就指到就是说盖房子的那个基本结构,这样的意思,盖房子的基本结构。栋是房屋的正梁,所以我们常常说栋梁之才就是这样,一个房子里边,那个正梁是很重要的。

再下来看到“竹苞松茂,谓制度之得宜”;“鸟革翚飞”,那个字念作ㄏㄨㄟ,“鸟革翚飞,谓创造之尽善”。

这边讲到就是指房屋的基础要像丛林的“竹苞松茂”。

我们先看一下“竹苞松茂”。《诗经.小雅.斯干》篇里边讲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这边的“苞”就是茂盛的意思,这个苞,竹苞松茂。所以苞跟茂的意思都是指茂盛,就是长得很茂密的意思。《诗经》里边这边就讲到说,山里边长的这些南山草木茂盛,竹子长得很茂盛,松树长得很茂盛,这样的意思。后来竹苞松茂就指到竹子繁茂,松叶历冬天不凋,就比喻非常坚固的意思。后来我们就会用这个词语,祝贺新居落成的吉词。诸位应该有看过那个竹子,盘根错节,你要把它除掉真的是不太容易,而且它会蔓延得非常的快,长得很快,然后整个把那个地方给盘踞了。所以后来我们就用竹苞松茂,比喻作就是在别人新居落成的时候,我们就会送这个贺词,就指这个房子盖得很好、很坚固。后来我们就讲到竹苞松茂,也讲“制度之得宜”,指到就是说盖房子要像丛聚的竹子,要像松那样的茂盛,这样的建筑才合乎体制,叫制度之得宜。就是指能够这样,盖出来的房子能够像竹苞松茂这样,那就代表你不偷工减料,合乎体制,预示会兴旺发达,这样的意思。

我们再看到“鸟革翚飞,谓创造之尽善”,我们看到注释第二的地方。《诗经.小雅.斯干》篇一样,这边“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个“革”就是鸟张翅,就是鸟张开翅膀。“鸟革”就是鸟张开翅膀。翚飞,“翚”是什么?羽毛五彩的野鸡,这个翚,羽毛五彩,非常漂亮的五彩的野鸡。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如鸟张开双翼,然后如山鸡展翅高飞,展翅飞翔这样的一个意思,也用以形容就是指到盖房子的那个样子。因为我们中国那个屋檐,屋檐看起来就像鸟的翅膀,飞翔的翅膀,我们的屋檐,尤其一些大户人家那个屋檐,它会做得特别华丽漂亮。所以这边形容房屋建造得很好,鸟革翚飞就是指创造之尽善,就是在建造的时候高大华丽,很漂亮,做得很完善的意思。

我们再看一下下一个:“朝廷曰紫宸,禁门曰青琐。”“朝廷”就叫做“紫宸”,“禁门”又叫做“青琐”。

那为什么是这样子?我们看一下注释第一个,“朝廷曰紫宸”,朝廷就是君主视事听政的一个地方,紫宸是皇宫的殿名,它们也分好几个殿,皇宫的殿名,是唐、宋时代皇帝接见百官或外国使节的内朝正殿,叫做紫宸殿。所以后来朝廷也叫做紫宸的原因是这样子的。

“禁门曰青琐”,禁门就是宫门,宫中的禁门是用青色涂抹的,所以叫做青琐。所以禁门为什么叫青琐,就是指这样子。宫中的禁门,宫门叫做禁门,因为那不是随便可以进出的,宫门叫禁门,涂上青色的涂料,所以叫青琐。

我们再往下看:“宰相职掌丝纶,内居黄阁;百官具陈章疏,敷奏丹墀。”

我们看一下这一句,“宰相职掌”就是指他是掌管“丝纶”。那丝纶是什么?我们看下注释第一。丝纶是指帝王的诏书。在《礼记.缁衣》篇里边讲道:“王言如丝”,为什么叫做丝纶是指帝王的诏书?《缁衣》篇里边讲到“王言如丝”,君王帝王的话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那个字念作ㄈㄨˊ,这个字念作ㄈㄨˊ。这句的意思,我们先看一下这个纶,“纶”是青色的丝带。“綍”是指大绳,大的绳子,那是指引方向的。所以这边后来我们就讲到,丝纶这个词汇就取前面两个,“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后来指到就是丝纶或纶綍,其实也都是指到的就是帝王的诏书。

我们再看一下第二个“黄阁”,黄阁是丞相,就是宰相厅事阁,宰相办事情的那个阁我们叫做黄阁。为什么叫黄阁?因为汉代丞相府里边的厅事门是漆成黄色的,所以叫做“黄阁”。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居住的,你看禁门它是漆成青色的,然后丞相的厅事阁是漆成黄色的。所以这边就讲到“宰相职掌丝纶,内居黄阁”,就是这样,“宰相职掌”,掌管了帝王的诏书,“内居黄阁”,就是他的官署,他居住的地方、办公的地方官署,又叫做黄阁,这样的意思。

我们再看一下下一个“章疏”,“百官具陈章疏,敷奏丹墀”,“百官”就是众官员,众官,“章疏”是旧时臣子向君王进呈的言事文书,进呈的、上呈的文书。在东汉蔡邕的《独断》里边有讲道:“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有四种名称,第一个叫做章,第二个叫奏,第三个叫表,第四个叫做驳议。南朝梁刘勰,这个字念ㄒㄧㄝˊ,刘勰他的《文心雕龙》,这本书很重要,中国的文学批评里边都要看这一本书。《文心雕龙》它的“章表”这一部分、这篇,它就讲道:“章以谢恩”,所以章的性质是什么?谢恩,谢皇帝恩赐什么东西,谢恩,章是谢恩。奏是以按劾,按劾是什么?就是臣子对皇帝揭发别人或说明事情,叫做按劾,“奏以按劾”。“章”是谢恩,“奏”是按劾,劾我们知道,劾就是弹劾的意思,那就是指臣子对皇帝揭发别人不好的地方,或说明事情,叫按劾。“表以陈请”,表是陈请之用的。“议以执异”,议以执异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这个意见可能跟皇帝不太一样,然后他也是一样要写文书跟皇帝讲。只是就是这一些名称不一样,章、奏、表、议不一样,它就是一种呈给皇帝的文书,功能不同,里边的文句功能不同。这个疏字就是指古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

所以“百官具陈章疏,敷奏丹墀”。为什么敷奏丹墀?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敷奏”,敷就是陈述的意思,奏就是奏进,就是向君王报告的意思。《书经.舜典》里边有这么一段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时候诸侯国它也固定一段时间,需要跟君王报告他的这一年里边实施的,或者三年里边考较,要上跟君王报告,“敷奏以言”。跟君王报告完毕之后,明试以功,君王会就他所言,然后来看他的功绩怎么样子,会去考核他。如果觉得这个不错、很好,就会车服以庸,就是用车服来送他。这个“庸”是用的意思,就是代表做得不错、很能够用,这样的意思。“敷奏以言”,是诸侯国向君王报告。“明试以功”,就是君王对他们所报告的事情加以去考核。“车服以庸”,是君王对他们后来考核不错,很好了,然后就赏赐他们车服,这样的情形,赞许他们不错,做得满好的,然后代表说你可以用了。“庸”,用也,这个庸是用的意思,使用的用。

“丹墀”是屋宇前面没有屋檐覆盖的这样的一个平台,叫做丹墀。古时候多涂成红色,所以叫做丹墀。所以你看这边又涂成红色,常常是在宫殿或庙宇的正殿前面,具有仪典性的建筑物,意思就是说,在一个庙宇或正殿的前面,这个地方会举办典礼、礼仪,会举办一些仪典性这样的一个建筑物。它前面的台阶上面的平地,墀,台阶上面那个平地,就漆成红色的,所以叫做丹墀,是这样的意思。所以这边讲“百官具陈章疏,敷奏丹墀”,就是指这样,就是百官在那个地方,在丹墀这边然后敷奏,把要告诉君王的事情呈上去,这样的意思。

我们再看到“木天署,学士所居;紫薇省,中书所莅”。

木天署是学士所居,学士居住在翰林院,就是翰林院里边学士,翰林学士所居住的地方就叫木天署。

我们看一下这个注释第一个,“木天署”。唐代的秘书阁穹窿高敞,“穹窿”就是指上圆很高,像天空这样的一个建筑物,称为木天。后来又以木天署称翰林学士的官署。

我们再看一下第二个“学士”这个地方,这是一个职官名。魏晋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有设学士,掌管典礼跟撰述的一个官职。唐开元年间设置学士院,在唐开元年间设置了学士院,叫做“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参理机务,起草诏书。所以后来学士所居,我们说翰林学士所居就是这样。后来唐开元以后,学士院里边的叫做翰林学士。

我们再看到“紫薇省,中书所莅”,紫薇省是内阁中书办公的地方,紫薇省就是中书办公的地方。

我们看到“紫薇省”的这个地方来。就是中书省,在唐代跟门下省还有尚书省,同为中央政务中心。这很重要,唐朝里边三个很重要的机构。紫薇省又叫做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属于中央的政务中心,是代理皇帝拟定政策的一个机关。所以能够到那边去的,都是朝廷里边重要的官员、决策者,类似我们现在的院长,各部院的院长。紫薇省长官就叫做中书令。唐开元年间就曾经改中书省为紫薇省,就把中书省改为紫薇省,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就是指掌管诏令侍从,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的这些事的叫中书舍人,把中书舍人就改为紫薇郎,改成紫薇郎。因为开元年间里边它有做了这样的一个更动,名称的更动,所以紫薇省叫做是中书所莅,这样的意思。

我们再看到“金马玉堂,翰林院宇;柏台乌府,御史衙门”。

“金马”跟“玉堂”,我们看一下注释第一个“金马”,金马是汉代未央宫的宫门,汉朝所盖的宫殿名未央宫。门旁竖有铜马,在门的旁边竖立了铜马,叫做“金马门”。汉武帝曾经使学士待诏于此,就是指让学士在这边待诏。待诏的意思就是指待在这个地方,然后等待皇帝诏命,应对。待诏于此,在那边等候着,皇帝有需要马上把你叫过来。

我们再看到“玉堂”。玉堂是汉代侍中有玉堂殿。北宋太宗淳化年间,赐翰林院“玉堂之署”,就写了这四个字,后遂用玉堂代称为翰林院,就是后来玉堂之署就代称为翰林院。

这边顺便讲一下宋朝,宋太宗当时候为什么会去题“玉堂之署”这四个字的一个来由。苏易简,有个叫苏易简的,苏东坡的苏,就简易两个字把它倒过来,苏易简,他当时候去考试的时候很厉害,宋太宗在覆试的时候,不起草,然后三千余言一就而成,很快就写完了。宋太宗非常的赞赏他,就把他擢为甲科的第一,甲科还记得,上次皇帝亲自的考试叫殿试,有分为甲科、乙科,甲科里边擢为第一的,那就是状元,就把他擢为状元。他还讲了“君臣千载遇”,君臣千载遇就是指,实在也是难得一遇这么样优秀的人才,于是就拿起白丝绢,然后就写上了“玉堂之署”这四字,然后叫苏易简就把它挂在翰林院上边,这样的一个情形。所以后来我们就把这个金马玉堂指到翰林的院宇,就是这样的一个来由,金马玉堂。

这边顺便跟大家介绍一下“翰林院宇”这个机构,翰林院之设本于唐朝,原来是内廷专供养那些技艺方面的,方术、炼丹那些人居住的一个地方。在《旧唐书.职官志》里边就有记载到,它说:“翰林院有合练、僧道、卜祝、术艺、书奕,各列院以廪之”,就是这样。也有名儒学士,时时任之以草制,就是随时要做起诏什么样的,写什么样的一个诏文,马上就写了。唐玄宗的时侯,另设学士院,翰林就分为两种:第一个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是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叫翰林供奉,是供职于翰林院。所以有两个,翰林学士院跟翰林院。翰林学士是担当起草诏书的一个职责,翰林供奉就没有特别,无甚实权,没有特别的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为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所以这个位置就更重要了,所以有“天子私人”之称。这个就变成能够进到翰林学士院里边,算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了。在院任职与曾任职的,就被称为叫做翰林官,简称为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的官职,在宋朝里边就成为正式的官职,并与科举接轨,当时候成绩好的才能够进到翰林院里边。明朝以后,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跟撰史,起草诏书,成为皇室成员的侍读,侍读,教导皇室的成员读书,教他们读书,担任科举考官。地位很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及到地方官员的一个踏脚石。这是翰林院宇,它大概在我们中国的一个发展的情形。

我们再看一下下一句。所以“金马玉堂,翰林院宇”,金马玉堂就是指的翰林院宇。“柏台乌府,御史衙门。”看一下柏台乌府,就是指御史衙门。为什么柏台乌府是指御史衙门?我们看一下第一个,第四题。汉代朱博为御史,府中有柏树,就是御史府里边有柏树,树上有乌鸦,所以后来就以柏台、乌府称为御史衙门。柏台跟乌府,种有柏树,然后树上有乌鸦,就这样的一个来由。

我们看一下“御史衙门”,御史是执掌什么样的事情?我们来看一下。“御史”,职官名。周朝,周时是掌管赞书、授法令的事务,就是写法令,告诉诸侯国要怎么去做的。战国时侯是为史官,秦汉并为亲近之职,其长官为御史大夫,为汉三公之一。所以我们看到他的职责是愈来愈重要。次为御史中丞,御史下来就是御史中丞,他的工作是掌秘书,兼司纠察,就是纠察别人。官署称为御史府,后汉以降,就是后汉以后称为御史台,以中丞为台长,专任弹劾,专任弹劾的事情,就是别人哪个机构有做错事情,负责弹劾的,类似我们现在叫做监察院。唐御史台复置之后,唐朝的御史台又置大夫,中丞又变成是副的,这个就是一些演变。到明朝的时候又改成为叫做都察院,以都御史统辖诸御史,就是都御史来统辖其他的这些御史,就是最高长官。清因之,清朝就沿用明朝的这样的一个制度。衙门是什么?衙门是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叫衙门。所以这边这句柏台乌府,指的就是御史衙门,就是御史所办公的地方,御史所办公的地方叫做柏台乌府,这样的意思。

我们再继续往下看这个“布政司称为藩府,按察司系是臬司”。

“布政司”,这是我们中国一些官职的名称,布政司又叫做“藩府”。为什么叫藩府?这个“藩”就有屏障的意思。

我们看注释一下,“布政司称为藩府”。“布政司”,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布政司,布政司全部的名称叫做承宣布政使司,它是意思就是朝廷有德泽或有禁令,然后他的工作就是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就是他负责把朝廷的这些事情往下宣布下去,然后让那些该负责什么样事情的人去负责。明太祖洪武九年,明太祖的时候,他把全国就分为有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就分为有十三个,然后负责他们一些事情,这一区谁负责,这一区谁负责。

我们再看一下,“布政司称为藩府”,就好像是巩固,就是做为屏障,王室的屏障,这样的意思。

我们看一下“藩府”这个词。南北朝的时侯,以宗室诸侯王为州刺史,南北朝的时侯以宗室诸侯王,就是指同姓的皇帝的这些宗族,他们担任州刺史,州的刺史,因称其府邸,称他的官府,州刺史的官府叫做藩府。藩府这个藩就是做为屏障的意思,意思就是说这些州刺史,其实就是屏障着君王的京都这个地方。明朝的时候,到明朝,承宣布政使司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就是一省的最高长官,地位他跟州刺史是相同的,他的地位,明朝的承宣布政使司,他的地位跟州刺史是一样的。所以后来就把布政司又称为藩府的原因就是这样。这个“藩”字就是屏障的意思,藩王室之意。藩当动词用了,就是屏障王室,就是保护王室的意思。这是“布政司为藩府”。

我们再看一下“按察司系是臬司”。“按察司”是怎么样子的官?我们来看一下,这也是一个官名。在元朝的时候,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后改为肃政廉访司,这是在元朝至元时间做了这样的更动,明朝的时候改称为提刑按察使司,清朝改为按察使司,其实这三代设立在省一级的司法机构,都同样的,只是名称不一样,名称有点不太同。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它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主管一省的刑名还有诉讼这些事情。同时也是中央监察机关,也是中央的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都察院是在中央里边,按察司就是在地方里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这是按察司的一个工作。

那我们为什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为什么按察司是叫做臬司。臬司是执法之司,是宋各路提点刑狱司、元代肃政廉访使司,就是刚刚前面括号里边,这边讲到的这几个名称,指到的就是这个,明、清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简称,为什么简称为这样?那个臬字,“臬”就是标准、法度、刑法的意思,这个臬。我们常常讲说奉为圭臬,就是一个准则,这个臬字就后来我们讲到圭臬、圭臬,它的意思是标准、法度、刑法。按察司的工作就是这样,所以按察司系是臬司的意思是这样。

我们这节课先到这边。好,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学琼林卷三卷四第1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