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蜂拥人民币资产
机构“反调”做空A股
近期A股市场,“外资”似乎成了“维稳行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有关外管局加快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境审批、港府申请RQFII(境外机构用人民币在中国境内投资)增千亿额度、人民币升值引领热钱回流、境外机构借路香港抄底等消息层出不穷。
11月3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公开披露了与香港跨境资本市场合作的具体进展,并表示目前正在修改相关法规,拟增加RQFII额度。
然而就在市场出现乐观看多声音的时候,公募基金却在借助这波“维稳行情”进行了逢高减仓,数据显示10月份私募基金的整体仓位也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境外投行“唱空”的声音不断响起。瑞银证券最新发布的A股策略报告认为,“如果近期没有实质性利好*策出台,投资者情绪可能再次偏向谨慎”,同时判断“维稳行情”即将结束。高华证券则认为,“QE3不足以对热钱流动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影响”,进而预言QE3难以使热钱逆转流回中国。
外资豪*人民币升值
近期,证监会负责人透露,RQFII试点推出后,香港有关部门希望扩大RQFII试点范围,呼吁增加1000亿元至2000亿元的RQFII额度。
对此,西南证券(600369)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认为,“热钱云集香港,监管层试图通过RQFII将热钱引入内地股市,既可以活跃内地股市,也可以减轻香港金管局的压力。”
那么,一直低迷的A股市场,如今是否又能吊起这些囤积在香港热钱的胃口?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披露的信息显示,9月共有7家外资机构获得QFII资格。截至9月末,共有188家外资机构获证监会批准的QFII资格,新批QFII速率创出年内新高。
同时,近期在香港销售的A股ETF销售形势火爆,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热钱迫切的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在香港销售的A股ETF产品,近期连续出现净申购,南方富时中国A50ETF
更是出现高达近30亿元的资金流入。
“监管层往往会在市况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增加QFII审批额度,给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张刚分析认为,历史上在A股市场的阶段底部,往往QFII审批的速率都会加快,特别去年四季度A股市场持续走低,监管层在短时间内大量批准QFII入市。虽然QFII能够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但是传递了*策维稳的信号。
大量QFII新开账户的影响下,QFII也频繁亮相A股大宗交易平台。
11月7日盘后的大宗交易成交回报显示,兴业银行(601166)()、交通银行(601328)()、浦发银行(600000)()、民生银行(600016)()和招商银行(600036)()联袂打榜,交易的对手方席位分别是“海通证券(600837)有限公司国际部”和“申银万国上海云台路营业部”。据悉该交易完全采取平价交易,折价率为0,五只银行股的交易量均在3000万元左右。
海通证券席位被市场称为QFII大本营,年内多笔金融股重量级大宗交易均出自该营业部。资深券商营业部经理艾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大宗交易往往采取折价交易,平价交易则可能是一种倒仓行为。
“QFII投资中国股市的模式,与社保基金运作模式较为接近。”艾先生向表示,单只QFII通常会设立不同的投资组合,分别交给不同的基金经理进行运作,银行股出现的大量大宗交易,有可能是QFII降低单一账户风险的考虑。
QFII、RQFII全力扩容,一些外资投行却传出了唱空的声音。
瑞银证券统计,未来4个月A股累计解禁市值高达7000亿元,是过去8个月的解禁规模之和。同时瑞银证券判断“维稳行情”结束后,新股发行会加快,累计380亿元的首次募集资金规模将给市场带来资金分流压力。
资深私募人士王巍认为,QFII、RQFII进入中国更多的是出于全球资产配置的考虑,人民币近期加速升值,流动性资金短期追逐人民币资产。
王巍认为,“国内经济总量庞大,A股机构投资者总规模近3万亿元,A股市场绝非外资投行轻易能操纵的。”
基金减仓不敢轻言抄底
在市场热炒外资抄底A股的同时,境内的投资机构却表现得相当谨慎。
11月第一个交易周,A股市场大涨50点,反弹幅度高达2.46%。根据渤海证券的基金仓位测算,基金却借助这波“维稳行情”进行了逢高减仓。
统计显示,446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1.66%,比10月最后一个交易周的82.56%减少了0.89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5.19%,比前周减少了1.08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5.37%,比前周减少了0.55个百分点。446只基金中只有117只进行了主动加仓,却有329只主动减仓。
日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海洋认为,基金在10月最后一个交易周进行了集体加仓,并不意味着基金对A股后期走势持乐观态度。而是基金在寻求短期行情差价的交易性机会,基金短线加仓之后,再选择适当的高点进行收益兑现。
11月第一个交易统计数据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11月融资余额小幅减少,而融券余额大幅增加,其中融资余额为747.69亿元,周环比减少0.25%,融券余额为18.89亿元,周环比增加32.27%。意味着有部分资金加大了逢高卖空股票的力度。同时,ETF周融资余额和周融券余额均多数增加,但是标的ETF整体呈现净卖出状态。
公募基金操作小心谨慎,风格激进的私募基金操作上也是如履薄冰。
融智评级研究员陈伙铸告诉,10月份尽管市场因为“维稳行情”出现一定回暖,但私募基金的整体仓位反而出现下降。目前敢于加仓至80%以上的私募基金仅占不足一成,近三成的私募基金都把仓位控制在20%以内的相对安全水平。
“调查显示,私募基金预计11月仓位会增加2个百分点,增至53.08%。”陈伙铸认为,私募不敢大手笔加仓体现出对后市行情的信心不足。
与香港RQFII的火爆认购相比,内地私募产品发行却是陷入冰点状态。据私募排排数据中心统计,10月共发行了34只阳光私募产品,同比9月大幅下降。34只产品中,低风险的债券型私募占据绝大多数,总计多达24只;重点投资A股市场的偏股私募仅为7只,认购形势一片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