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喜食面食这件事,陕西可以说尤具代表性,据历史记载,这里自西周开始,就种植有小麦。今天,“碳水之都”这个美称也为广大网友津津乐道。说起西安的面食,你又能说出多少种?除了每一个外地游客来旅游必尝的泡馍、油泼面、凉皮、肉夹馍,还有一些光听名字,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面食小吃。外地朋友如果只是听名字,敢于尝鲜的恐怕不多,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老鸹sá。在我们前面的《摇滚陕西话》里,超级外乡人胡杨林,第一次听到李小锋老师对老鸹sá的字面解释之后,当即也是脸色大变,表示他可不敢吃乌鸦的头,这一幕也让作为老陕的小编忍俊不禁。陕西文艺+,赞6实际上老鸹sa只是陕西的一种类似面疙瘩烩菜的美食,陕西关中方言音读作“lǎo·wā·sá”。“老鸹”指的是乌鸦,“sá”在这指的是“头”的意思,小吃店里偶尔也能碰到把“sá”写作一个人造字(左边一个月字旁,右边为上下结构,上面一个天字,下面一个韭字,这个字读作“sà”),这个字据传为纪晓岚所造。老鸹sá比疙瘩汤里的面疙瘩体型要大,呈两头尖中间圆的样子,酷似乌鸦的头,故称“老鸹sá”。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会不会也跟小编有一样的疑问,为什么是乌鸦的头?难道不能是鸡头或是别的什么头?为此小编也搜集整理出一个较为可靠的说法,以供大家参考。乌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贬多于褒,究其原因,一是全身黑色意味着黑暗;二是叫声凄苦;三是爱食腐肉;四是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代的很多诗歌中,也都表达了对乌鸦的反感,如范浚《杂兴诗》“鹊噪得欢喜,乌噪得憎嗔”说的是乌鸦的叫声让人厌恶。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用以乌鸦来渲染亡国后的凄凉。诗人们也常用乌鸦来抒发离愁别恨、孤苦伶仃,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乌鸦常被人们比喻为小人或恶人。屈原则在《离骚》中说:“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乌鸦在这里用做与凤凰进行对比,被当成小人的代表,《诗经·邶风·北风》中说:“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其中“黑乌”就是指乌鸦,用来比喻残暴的统治阶级。在封建占卜活动中,乌鸦一般指代大凶之兆。尤其是乌鸦的叫声连成一片时,预示着遭遇厄运和不幸;又或是大群乌鸦聚集在自己家周围,都会被认为此屋的主人会走霉运,民间也有俗语说:“两鸟进宅,无祸也有灾。”这两鸟中的其中一鸟,指的便是乌鸦。另外在电视剧作品中当这样的场景出现时,屋主人经常会对乌鸦进行驱赶,以赶走厄运。所以,民间老百姓把状如乌鸦头的面疙瘩吃掉,也就有了一层避邪、趋吉的愿望。由此可见,这名称的由来也出自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此外,这道美食还与我国一位著名的将领有关,他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西汉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方面对西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相传,李广在与匈奴的一次战斗中,使出了诈败诱敌之术,为了演的更加逼真,他命士兵边逃边丢弃兵甲,甚至连锅灶也一起扔了。结果扔起来容易,做饭的时候便犯了难,李广只好让士兵把头盔摘下当锅,取来了草木作为筷子,又把面团和路边找来的几种野菜一起倒进入盔中烹煮,三军饱餐一顿,随即精神大振,而后大败了匈奴人。汉武帝听说后就让御厨也开始做了这道饭,到了唐代这种美食慢慢流传到了民间,深受关中地区老百姓的喜爱,也逐渐开发出新的烹饪方法。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食材的丰富,老鸹sá已演变出太多的做法,经典的如甲鱼老鸹sá、番茄菌汤老鸹sá等等。据考证,今天我们吃的最多的;呈条状的面条,其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基本形成的,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提到的“水引饼”,跟我们现代的面条相近。东汉的刘熙在《释名·释饮食》中对“饼”的解释是这样的:“饼,并也,溲面使合并。”最初所有的面食统称为饼,其中在汤中煮熟的叫“汤饼”,所以在过去,饼的范围要大的多,种类有汤饼、索饼、冷淘等。从这个角度来看,老鸹sá就是汤饼的一种。每个冬天,通常是吃老鸹sá最多的季节。儿时家人常会带小编去那间熟悉的馆子围坐一桌,要上满满一大窝的老鸹sá,你一勺来我一碗,那是一种特别的气氛。这种“抢”着吃的方式,往往能令人食欲大增,吃过以后浑身舒坦,收获满满的幸福感。长大以后,在每一次寒流来袭的时候,都想要去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老鸹sá,怀念的不只是美食的味道,更是家的习惯。◎责编︱欣翼◎审核︱马超王燕萍◎终审︱于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