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直到永远——何曦作品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开幕式由著名雕塑家,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美院副院长蒋铁骊主持,与以往不同的是,开幕仪式特别策划了意义非常的开幕沙龙对谈环节。特别邀请著名媒体人,本次展览策展人梁文道先生担任开幕沙龙主持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上海中国画院院长陈翔、学术主持徐明松、策展人胡建君、艺术家何曦参与了沙龙对谈。
对谈现场
对谈围绕艺术家何曦的作品展开了讨论,策展人胡建君生动讲述了与几位嘉宾渊源深厚的缘分与聚集于此的契机,令人为之动容。陈翔院长、吴洪亮院长、徐明松老师分别从他们对艺术家何曦作品的主题、艺术理念以及传统中国画如何进入当代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对谈深入浅出,令在座的观众获益匪浅。
开幕式现场
对谈结束后展览正式启幕,各界知名文艺人士、重要嘉宾、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展览开幕,本次展览时间为7月4日-7月25日。
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是艺术家何曦近年来最为全面的美术馆级大展,展出了50余幅作品,包括为展览量身打造的绘画作品和特地绘制的地面瓷板作品。展出作品跨度从年到年,整场展览呈现了何曦城市寓言的三条线索,一、以鱼鸟,动物主题来表现人与自然;二、以标本美术史展开中国画的传统理念和当下境遇的联系;三、以向死而生的动物骨骸来表现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思考。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部分展出作品
鲸落绢本水墨xcm
这件作品是艺术家何曦特别为此次展览量身打造。一鲸落,万物生。当巨人般落幕的鲸鱼缓慢地沉入孤寂的深海,各种海洋生物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这是鲸留给大海最后的馈赠和温柔。*钟毁弃瓦釜雷鸣之时,焚身以水火,等待最后的救赎。或许它更愿意幻化成一座孤岛,执着地守护这片生死于斯的海域。作品《鲸落》就像张开双臂的受难耶稣,亦如高僧坐化,带着对嘈杂人世的垂怜。这是聂鲁达的姿态,“把自己抛到大海里,再把自己钓出来。”这是一种绝处逢生的涅槃,是离别也是重生。画面掩藏着不舍的深情,却心思渊静,近于无情。
陌生(二)纸本水墨xcm
这件作品可见何曦对于题材的把控与独具匠心。在何曦的绘画表达方式中,值得注意的是“玻璃”形式的娴熟运用。年,他开始引入玻璃这个媒介,玻璃通透却有形,透光而不透风,自带禅意。年,何曦来到法国拉德芳斯的新凯旋门,他注意到台阶上有层层的玻璃阻隔,可能出于挡风的需要。这些玻璃幕墙高而空,很有形式感。他心有戚戚,回来便把这种纵横序列的玻璃意象用到了作品中。有了一层玻璃,人天相隔,虽宛在目前,却成了两重世界,也是画家彼时心境的流露,层层玻璃遮不住那种来自心底的无可奈何的荒谬感与寂寥心。年,他以玻璃为意象的作品《陌生》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大奖。在画面中,那只独孤求败的乌鸦,在密不透风的层叠玻璃的上空,顾影彷徨,海德格尔所谓“澄明之境”的返乡之路何其漫漫,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直到永远绢本水墨x90cm
《直到永远》系列,从年持续至今,鱼类的骨骸用没骨画法描绘,没有犹疑与取舍,连染色都是一步到位。鱼身上骨法用笔的勾线像是一种炫技,一根绵绵不绝的长线条,圆转、疏密、聚散、倾斜都恰到好处。“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走出无尽的时空,因此海阔天空。笛卡尔认为:“最后的是由最初的证明的,最初的是由最后的证明的。”天道轮回,此消彼长,互为参证,直到永远。
,我的家(二)纸本水墨×cm
《,我的家》是画院要求的创作任务,为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而作的现实主义的主题创作,画面呈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何曦认为战争与和平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两个词,相反相成,就像乌鸦的意象一般。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乌鸦是不祥的,而在日本却被视作神鸟。他用乌鸦象征外来的侵犯,而被肢解的桌椅寓示破碎的家园。鸟的羽毛处理成虚化效果,呈现出飞翔的动态。整体画面造成一种奇幻而荒诞的视觉张力,让人想起希区柯克的电影,还有深濑昌久的独孤之鸦的影像,也让整个作品有一种神秘主义式的隐喻。一切躁动不安都会消逝于无形,唯有孤独者得永恒。
带你飞绢本水墨xcm
带我飞绢本水墨xcm
何曦在转型时期有两张重量级的代表作品《带你飞》与《带我飞》。在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般的隐喻画面中,带着些许的无奈和荒谬,貌似吉祥鸟的仙鹤,趾高气扬地衔起水中鲜活的鱼,带往自己的天空,周遭水花四起。鱼和鸟,本来海阔天空悲喜无碍。纵观历史,却有那么多纠缠的鱼鸟纹,出现在原始彩陶、西周青铜器、秦汉瓦当、汉代画像石、晋代金饰品、明代砖刻甚至明清织锦之上,似乎带着阴阳和合的味道,却又那么不对等,一方洋洋得意,而一方奄奄一息。最著名的就是“鹳鱼石斧图”了,就像齐豫唱的那样:“你是一只可以四处栖息的鸟,我是一尾早已没了体温的鱼”。荒诞的意味就来自遗憾和错位。诸相非相,许是鱼在鸟的梦里,或是鸟在鱼的梦里?水波的描绘更加强了奇幻的梦寐感,何曦的笔触似乎带着髡残山水笔法的味道,却又自出机杼,无可复制,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海洋世界之年年有余纸本水墨×cm
在《海洋世界》这样貌似宽阔的命题,海也是身外的海,那一线生机的可渡之帆,往往都在遥远的彼岸,小若芥子微尘。
岸边的水族馆纸本水墨×cm
标本·倪云林纸本水墨×cm
在关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当下境遇的隐喻系统中,何曦认为“迹有巧拙,艺无古今。”在《标本》系列中,那些古人的得意之作被装入玻璃瓶,浸在防腐溶液中,也许是他对所理解的传统的注解。他说自己无意颠覆传统,“标本”是挑选出来供后人学习、研究的某种实物样本,表达他对传统笔墨的一贯尊重,无需过度阐释。这些被选中的画家都是何曦下过功夫的。虽然寥寥数笔,倾注了他的传统功力与血气才情,无不气质俱佳。
倾斜的地平线绢本水墨xcm
《倾斜的地平线》放大了不安而自省的情绪,人类与自然,相爱相杀,相克相生,每一个人终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所有结果。人类挥舞着屠刀,混沌地行走在广阔的大地之上,当身边的同伴一一倒下,最后灭绝的必将是人类自身。福柯说过“以半梦半醒的含混方式激活的深度”,死亦如梦,生当长思。
这组瓷板作品是何曦为了本次展览所特别创作。他使用一种最为普通的刮刀在瓷胚上描绘镌刻动物骨骸,通过这种带有轻重缓急、起承转合的笔触来表现,碎片化的感觉像营造了一个乱中有序的考古现场,似乎在与远古时代建立一种共时的联系。
——作品评述摘自胡建君《直到永远——何曦小记》
名家评论
我曾问何曦其作品